手足口病的救治
1
.
概况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亲密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例:
(1)重型:显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体征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逝;
17
.
诊断标准
2)危重型:显现以下情形之一者
①频繁抽搐,昏迷,脑疝;
②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
③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18
.
Pandemic (H1N1) 2021流行及救治概况
不典型病例诊断问题
皮疹不典型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
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目前缺乏供临床使用的快速诊断试剂
诊断与临床处理分开;
19
.
鉴别诊断
其他儿童发疹性疾病
与丘疹性荨麻疹,水痘,不典型麻疹,幼儿急疹,带状疱疹以及风疹等鉴别;
依据流行病学特点,皮疹外形,部位,出疹时间,有无淋巴结肿大以及相伴症状等进行鉴别,以皮疹外形及部位最为重要;最终可依据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进行鉴别;
20
.
鉴别诊断
脊髓灰质炎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AFP)时需与脊髓灰质炎鉴别;后者主要表现为双峰热,病程第2周退热前或退热过程中显现弛缓性瘫痪,病情多在热退后到达顶点,无皮疹;
肺炎
重症手足口病可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应与肺炎鉴别;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呼吸道症状,一般无皮疹,无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胸片加重或减轻均呈逐步演化,可见肺实变病灶,肺不张及胸腔积液等;
21
.
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年龄3岁以下的患者;
1 连续高热不退;
2 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肢体无力;
3 呼吸,心率增快;
4 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5 高血压或低血压;
6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7 高血糖;
22
.
救治关键:
识别手足口病皮疹;识别神经系统早期表现(从大量一般病例中识别出重症);关口前移,对重症病人的早发觉,早诊断,早救治,防止重症进展成危重症;识别交感神经兴奋表现;对危重患儿选择合适时机规范应用呼吸机;
23
.
(一)一般病例
1,一般治疗:留意隔离;清淡饮食;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处理:发热的处理:
以物理降温为主,多饮水,必要时赐予小剂量退热剂如布洛芬等;切忌应用大剂量退热剂造成体温不升使病情加重,尽量防止应用可引起大量发汗的退热药物;
24
.
(二)重症病例
1,神经系统受累治疗
(1)掌握颅内高压:
限制液量:60-80ml/;
20%甘露醇:患儿显现惊厥,肌阵孪,精神差,呕吐等脑炎,脑膜炎时应用;-,每4-8小时一次,必要时加用速尿;
10%甘油果糖: -,每4-8小时一次,快速滴注;危重病例可与甘露醇交替使用,3-4小时使用1次;
白蛋白: ,常与利尿剂合用;
(2)激素的应用:
早期不主见应用;
足量短程应用:甲基泼尼松龙1-2mg/,重症病例10-20mg/;
25
.
(二)重症病例
(3)免疫球蛋白的应用:
目前无应用的依据,临床观看有肯定的成效,作用机制可能为提高机体免疫力及封闭炎性因子;
应用剂量:总量2g/kg,分2-5天静脉注射;留意静脉注射时患儿的体温,℃以下应用;
26
.
(二)重症病例
(4)其他对症治疗:
降温:
冷静:
止惊: 安定,咪达唑仑 ,苯巴比妥等
(5)监护
27
.
(二)重症病例
2,呼吸,循环衰竭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2)开放两条静脉通道,监护;
(3)机械通气的应用;
机械通气指征为:
1)呼吸急促,减慢或节律转变;
2)气道分泌物呈淡红色或血性;
3)短期内肺部显现湿性啰音;
4)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部渗出性病变;
5)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O2)或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下降;
6)频繁抽搐伴深度昏迷;
7)面色惨白
手足口病救治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