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4驿路梨花.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14驿路梨花
精彩开篇词
春日融暖梨花开,欢颜轻绽,清香暗播,开一树洁白,洒一路芬芳。梨花醉人,人事更 美。不管是搭建木屋的解放军战士, 还是照料木屋的梨花和那群哈尼族小姑娘, 亦或是受过
木屋恩惠又给予回报的打猎老人, 哪个不
3•作者简介
彭荆风,1929年生,江西萍乡人,作家。1952年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1955年出版短 篇小说集《边寨亲人》。1956年与人合写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与《芦笙恋歌》 ,文革
后出版作品有长篇小说《鹿衔草》,中篇小说《蛮帅部落的后代》 《爱与恨的边界》《绿色的 网》,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等。
4. 背景链接
文革时期,作者被投入囚牢;在牢房中,还坚持写作。 “四人帮”垮台后,他的作品才
重见天日。《驿路梨花》是作者坐了七年监狱以后重新提笔的第一部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看 到这位作家对党的无比信赖,对新生活的无比热爱。确如作者在《驿路梨花》 一书的后记中
所写:“我热爱生活,……尽管我的功力有限,我还是要尽力为欢乐的生活奏乐。”正是在这 样的心理下,作者才写出《驿路梨花》这样温暖如春阳的文章。
三、自学指导(二)一一合作与探究
(一) 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 课文写了哪些人?这些人为路边小茅屋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交流点拨】“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一一瑶族老人为小屋送米一一“我们”一起修葺 小茅屋一一梨花妹妹照看小茅屋一一梨花妹妹说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 ――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
修建小木屋、照料小木屋、回报小木屋, 只是为了方便后来人,让这片人与人之间的温
情得以传递。作者描写小木屋, 则是为了让这种淳朴的民风, 乐于助人的精神、善良的美德
被更多的人知晓、学习。
2. 文中有几处描写梨花的语句?这些描写起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有四处:
(1)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2)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 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3)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 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4)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 不由得想起一句诗:“驿路梨 花处处开”。
小结:以梨花美景来衬托美丽的梨花姑娘,以花写人,以花映人,写出了花的美,更 突出了人的精神的美,表达出对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的赞美之情。
(二) 深层探究
1. 细读课文8-12段,看作者是怎样对小屋进行细致描写的?为何要这样写呢?
【交流点拨】对小屋的描是由远而近,由外及里的。
外部:草顶、竹蔑泥墙(远看);门从外扣着,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 “请进”
(近视)
内部:先写火塘(室内地上挖的小坑,四周垒上砖石,中间生火取暖) ,灰是冷的;再
写大竹床,虽然简陋,却铺着厚厚的稻草;又写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面装满了水,接着写 自己的感受,“尝了一口” “清凉可口” ;又借着电筒光发现墙上几行粗大的字: “屋后边有 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屋内的描写,就像电影镜头的推移,最后停在 那几行粗大的字上,犹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
这些,都表明草屋主人

14驿路梨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