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教学设计
版本年级: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 制作:哈尔滨 宋丽娟
课题
上课时间
课时安排
1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本课字词,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过程与方法:抓住诗歌的节: .
课堂教学设计
版本年级: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 制作:哈尔滨 宋丽娟
课题
上课时间
课时安排
1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本课字词,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过程与方法: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 通过分析关键词 理解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 激发爱国 情感,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语言特点,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创设情境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 我们中华民族今天能够屹立
世界东方,也冋样离不开无数英雄人物。正如邓稼先,正如闻一多。让我 们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唱一曲英雄的赞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5课《黄河颂》。(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
出示目标
1•积累本课字词,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通过分析关键词理解内容。
3•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激发爱国情感,培养爱国情怀。
检查预习
1•读读写写:
巅 劈 气魄 狂澜 浊流 宛转 屏障 哺育 榜样
浩浩荡荡
2. 作家: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在湖北光华县。1927年在中学年代就 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 1939年到延安后创 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 《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3. 解读课题,了解写作背景:
标题《黄河颂》中心词是什么?由此你能读出课文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示例:中心词是颂。这是一曲对黄河的颂歌。
结合历史地理知识,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关于黄河的知识及本文的创作背
景。
归纳: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她滋润了一片黄颜色的肥沃土地,哺
育了一个黄皮肤的伟大民族。古往今来,众多的英雄豪杰,无数的文人墨 客,来到黄河之边,站在高山之巅,歌唱着黄河,赞叹着黄河。几百年后,
活动一
激情朗读
活动二
内容分析
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 在中华民族到最危险的时刻, 英勇无
畏的华夏儿女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入高潮, 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
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 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 星海读到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 和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 唱》。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 《黄
河大合唱》一共八个乐章,其中的《黄河颂》 、《黄水谣》和《保卫黄河》
流传最广。今天呢,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二乐章《黄河颂》
5黄河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