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张正则先生英译薛涛诗赏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张正则先生英译薛涛诗赏析.doc张正则先生英译薛涛诗赏析内容摘要: 张正则先生与夫人偕同夫人季先生一起的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方式将中唐女诗人薛涛的部分诗英译, 较好地保留原诗的形式、内容、特色和韵味, 能够较为有效地避免许多误解误译。本文就从涛诗中的传统文化词汇的英译, 文化典故的英译, 和涛诗英译韵律的呈现等三个方面对正则先生与夫人先生涛诗英译进行赏析。关键词:张正则薛涛诗英译张正则先生感动于父亲――著名学者张蓬舟先生倾其心血,毕生致力于中唐女诗人薛涛的研究,偕同夫人季先生一起继承先父遗愿,继续研究薛涛, 并将涛诗相继译成英文, 为薛涛研究和涛诗英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早在 1948 年,正则先生遵从父命,将美国女学者魏莎女士于 194 5 年专著出版的“A Well of Fragrant Waters ”全文翻译译成中文《芳水井》。该书是最早将薛涛诗译成英文介绍给外国读者的作品。正则先生及夫人对于美国女作家肯尼迪的译本, 美国女诗人拉森的译本三位美国女诗人对薛涛诗的英译怀抱宽容, 虽然认为“她们的译作和分析,似在掌握古籍和理解原作方面, 稍有不足”( 张正则, 1995 : 124 ) 但却肯定她们在西方的译介所起的积极作用。正则先生与夫人与其先父对于薛涛投入的不只是数十年的岁月与时光, 更是倾注了感情与心血。关于薛涛身份的英译,正则先生不赞同美国作家称薛涛为“ courtesan ”意为高级妓女, 不惜笔墨为其正名, 称薛涛为“ poem-singer ( 张正则, 1995 : 24)”意为中国唐朝时出入幕府军中,以自己的才华与高官幕僚们吟诗唱和的乐伎。下面笔者就从涛诗中的传统文化词汇的英译,文化典故的英译,和涛诗英译韵律的呈现等三个方面对正则先生与夫人先生涛诗英译进行赏析。一. 涛诗文化名词的英译薛涛诗词中蕴含着浓郁的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词汇的文化内涵意义具有不确定性,随文化、历史时期以及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下面就《春望词》,《江边》和《月》三首诗来赏析正则先生在涛诗英译中词汇文化意义的传达。在《春望词(二)》“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鸣。”正则先生和夫人将其译为“I gather herbs and tie a knot of love , /And wish to send to my dear beloved./When the spring sadness is near to its ending , /Why the spring birds are back to their sobbing ?”在此诗中的“同心结”是指“用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样的结子,也有叫同心扣、同心带、同心缕。唐代民俗用草或柳枝编成同心结, 象征忠贞爱情的同心结或状如两心相连的饰物, 向心爱之人表达爱意, 意为夫妻同心,忠贞不渝。正则先生将其译为“ knot of love ”和“ knot of heart-to-heart ”恰如其分传达了该词汇的文化内涵的联想意义。再如《春望词(四) 》中“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中的“玉箸”概念意义是指由玉做成的筷子,其内涵意义是指“美人的眼泪”,诗中的女主人公清晨对镜梳妆, 见到镜中映出脸上两行流不尽的春愁之泪, 却不能与同心人共诉衷肠, 只得仰天想问: 春风啊春风, 你知也不知我的相思春愁?

张正则先生英译薛涛诗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qpkhvg379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6-08-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