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来财运一念间.doc掘来财运一念间去年, 同事老李开了家日用杂货店, 卖的多为寻常之物, 挂起了“五元店”的牌子。开张后,市场反应平淡,顾客对这种低价招徕的方式趋于麻木。每天偶有顾客买些零星的物件, 并没有像他预期的那样火爆。问题出在哪儿呢?老李暗中走访,原来附近已有三四家同质店,售卖方式大同小异。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是难以突破重围,找到良性赢利点的。那天, 老李还在为销售出新出奇犯愁, 一个中年顾客拿着把电钻“爱不释手”,欲买还休。店里没啥顾客,老李上前想探出他的心思。中年人吞吞吐吐地说:“我想在家里自己装窗帘、安热水器和一个扶手,也就用一次吧!买下来挺不划算。要不我给二十元租一天,再照价交点押金,如何? ”老李想了想,这不是两好合一好吗,行!迅速办好手续,中年人喜滋滋地拿走电钻,如期“完璧归赵”。老李发现,他还是个行家,电钻虽用,但没见怎么磨损。隔几天,这中年人又来租用了几样小五金工具,说把他家修补活儿都弄完。这件事使老李深受启发。周围百姓里, 还有多少这样的潜在需求啊! 假如店里所有的货物只租不卖, 那又是怎样的情景?既可以解决顾客临时之需, 又不占他们的生活空间, 物件用完还在店里。循环收租, 不就是一个新颖的盈利模式吗? 说改就改。老李从旧货市场低价收了一些“看相”尚可又实用的物件, 再把一些货值较高的杂件保留在店里, 同时把招牌换成了“百物出租店”。改换门店第一天, 好多顾客来看稀奇。一位中年女子进门就喊:“老板,给我来五张折叠长条桌和四十把椅子,外加一顶塑料帐篷。”老李事先做了细致的市场调查, 这里的居民办丧事喜欢在巷口搭帐篷, 摆场子请来吊唁的亲朋。临时一用, 无法在外面借齐, 全部买下肯定不合算。再无他店有此业务。这单做下来,老李纯赚了二百元的“租子”。接着社区慕名前来, 租了两条空白横幅, 说是年底欢迎上级来检查
掘来财运一念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