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v .
. v .
枢纽工程特性
水库枢纽工程包括大坝、溢洪道及输水涵洞等三大建筑物。大坝包括主坝和副坝各一座。设计主坝为土石混合坝,主坝坝高30m,,; 副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长度104m,坝顶宽度4m,最大坝高12m;溢洪道位于主坝左侧,为开敞式宽顶堰,, ,,最大下泄流量48m3/s;输水涵洞位于主坝右侧,为浆砌石箱涵,洞身断面尺寸宽×高=×,,闸门为φ600斜拉闸门,, m3/s;启闭机为10T启闭机,采用手动/电动两用控制。
1992年,经同安县水利水电局组织实测,,。,,。
气象水文
工程所在区域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季风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分,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1600~1400mm,由北往南逐渐减少,降水量年内分配汛期4~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10月份至次年3月份为少雨季节,降水量占全年的20%以下。多年平均气温21℃,全年日照2233小时。据同安气象站的观测资料统计,℃,极端最低气温-1℃,,。据同安气象站1964~1999年的36年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最大24小时降水量
-
- -优质专业-
. .
. v .
。
工程水情、水工监测
大坝运行管理工作较好,水库机构设置合理,运行管理制度比较健全,有完善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水库大坝平安监测设施有:大坝水位、雨量观测、坝后渗漏观测、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但监测工程不够完备,没有大坝沉陷位移及水平位移及测压管观测,无法掌握历年来水库大坝的位移、沉陷、扬压力等水工观测资料;水库气象预报主要依靠区气象分局预报。
历史灾害及现状设施平安状况
莲花水库于1971年12月开工兴建,1976年10月竣工并投入运行。运行后即发现背水坡坝底左侧及中部靠右〔即坝中河床原岩石右侧〕有渗流现象,及时做好反滤工程措施。1998年对防浪墙重新进展勾缝。副坝先后于1986年10月发现副坝背水坡68m高程处有渗漏现象,1987年进展防渗灌浆后,渗漏现象消失。1998年采取帷幕灌浆防渗措施,在副坝0+030~0+085地段迎水坡布孔进展灌浆,但近年来又发现副坝背水坡左侧山体、背水坡底部左侧、背水坡底部共5处渗漏点。 2006年2月,又对副坝0+040~0+090坝段局部灌浆加固。2004年5月完成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安装。
工程及防洪平安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水库地处山区多雨区,雨量大,可能发生超标准洪水漫溢。
未能解决副坝左坝肩与山体结合处及中部渗漏问题。
大坝无沉陷、位移等观测设施水工观测设施,险情难以预见。
-
- -优质专业-
. .
. v
某水库防汛抢险应急救援预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