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楚王好细腰典故源流.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楚王好细腰典故源流典故总是起源于一个原始故事。当原始故事众所周知以后, 一个简单的短语即能引起人们对整个故事的回忆。这个短语用于写作或对话, 就是典故。“楚王好细腰”一事记载在众多古籍中。其中,《战国策》和《墨子》的描述得比较详细, 比较象一个原始的故事。《战录了楚威王和大臣莫敖子华的一段对话。威王听了莫敖子华对过去五位楚国名臣光辉事迹的介绍,羡慕不已, 慨叹道,“当今人材断层, 那里能找得到这样的杰出人物呢”。于是莫敖子华讲了如下的故事: “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楚士约食,冯而能立,式而能起。食之可欲,忍而不入;死之可恶,然而不避”。翻释成白话,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前楚灵王喜欢腰身纤细的人, 楚国的士大夫们为了细腰, 大家都节食减肥, 饿得头昏眼花, 站都站不起来。坐在席子上的人要站起来, 非要扶着墙壁不可, 坐在马车上的人要站起来, 一定要借力於车轼。谁都想吃美好的食物, 但人们都忍住了不吃, 为了腰身纤细, 即使饿死了也心甘情愿。莫敖子华接着发挥道, 臣子们总是希望得到君王的青睐的, 如果大王真心诚意喜欢贤人, 引导大家都争当贤人, 楚国不难再岀现像五位前贤一样的能臣。《墨子》兼爱(中) 篇讲了相同的故事, 但另有“晋文公好恶衣”和“越王好勇士”两个故事,强调说明同样的道理: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 练帛之冠, 入以见于君, 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 君说之, 故臣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 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 胁息然后带, 扶墙然后起。比期年, 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 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句践好士之勇, 教训其臣, 和合之焚舟失火, 试其士曰: ‘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 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在其他古籍中,“楚王好细腰”的陈述明显地浓缩自《威王》篇或《兼爱》篇。如《韩非子》二柄篇的“故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 而国中多饿人”,《晏子春秋》外篇(上)的“越王好勇, 其民轻死。楚灵王好细腰, 其朝多饿死人”,《尹文子》大道篇(上) 的“昔齐桓好衣紫, 阖境不鬻异采。楚庄爱细腰, 一国皆有饥色”,和《管子》七臣七主篇的“夫楚王好细腰,而美人省食。吴王好剑,而国士轻死”, 都类同于《兼爱》篇。这些古藉已经不再叙述“楚王好细腰”故事的细节,而是一句话轻轻带过,不愁读者不能理解。可见在写作这些章节时,这个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无须多费笔墨,就是说, 这个故事已经成为人人皆知的典故。在《威王》篇, 我们见到“楚士约食”, 而在《兼爱》篇里, 则是“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 都明白点出一个“士”字。今天“士”字男女通用,既可以说“男士”,也可以说“女士”。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士是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的一个男性群体的专用称呼,女人没有资格称士。阎步克先生考据了“士”字的字形、词义源流,指出: “士-男人之大号”也。顾颉刚先生则更加详细地说明了士的定义,“吾国古代之士, 皆武士也。士为低级之贵族, 居于民之权利,亦有执干戈以卫社稷之义务”。因此,楚王所好的肯定是弟弟的细腰无疑。这里要指出的是,在《荀子》和《尹文子》中,把好细腰的楚王写成为楚庄王。遍查古籍, 没有庄王有此嗜好的其它依据。下面本

楚王好细腰典故源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6-08-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