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麻黄汤禁例及兼证说课讲解.ppt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4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麻黄汤禁例共有原文9条:
49、50、83、84、85、86、87、88、 89
其中49和50条言不可发汗之脉,
83至88共7条言不可发汗之证。
禁汗脉证具备。
禁忌9条——咽、淋、疮、衄、血、汗原因有哪些?
伤寒失汗,表邪不解、阳郁化热而形成的表寒里热 ;
感寒较重,邪闭较深或是素有郁热,再患伤寒所致
寒邪闭表在机体的病理发展趋势是什么?
寒邪侵袭→寒郁阳→寒郁热
(麻黄汤)
无汗而喘
舌苔薄白
寒重热轻——大青龙汤(麻黄汤)
热重寒轻——麻杏甘石汤(石重于麻)
寒化热(纯热证)
阳明证(白虎汤)
五大一黄
表寒证——里热实证
(太阳) (阳明)
病机:风寒外束,阳郁内热。
治法:外散风寒,内清郁热。
方药:大青龙汤
麻黄六两 桂枝二两
生姜三两 杏仁四十枚
辛散表邪
石膏如鸡子大
清解郁热
大枣十枚 炙草二两
和中以资汗源
1、先煮麻黄去上沫;
2、分三次温服;
3、温服取微似汗,切勿过汗伤阳;
4、汗出多者,温粉扑之;
5、若一服汗出邪解,停后服;
注:
若复服过汗,乃至亡阳,可出现恶风、烦躁、不得眠等变证。
煎服法及注意事项
大青龙汤禁例
使用禁例:“脉微弱,汗出恶风者”
脉微弱——肾阳虚衰,无力鼓动气血
汗出恶风——肾阳虚衰,表阳不固,温煦失司
问题:这样一个纯虚寒的证侯,和大青龙汤证在病机上有天壤之别,为何相提并论?
烦躁
阳虚阴盛,虚阳与阴寒相争,争而不胜,常出现肢体躁动不宁
寒邪闭表,阳气郁遏化热,热聚胸中,心神受扰故烦躁不安
阴盛则躁
阳盛则烦
误治变证与救治
如将阳虚的躁烦证误辨作郁热扰心之烦躁证,用大青龙汤峻汗:
过汗亡阳
过汗伤液
阳气不能充达四末 手足厥冷
筋肉失养 筋肉跳动不宁
救治:
用真武汤一类的附子剂以救其逆
【原文】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39)
【词解】
①乍有轻时:即时轻时重。
【提要】补充表寒里热的另一脉证。(变通适应证)
【讨论】
若感邪较重,正邪交争剧烈---脉紧身疼痛(38条)
若感邪较轻,正邪交争较缓---脉缓身沉重(39条)
身重 ——①感邪较轻,因汗不得出,阳气内郁,气滞不运 ;
②湿郁肌表;(《金匮》治水气溢于四肢身重,名溢饮,亦用大青龙汤 )
身重乍有轻时——病偏于表,阳气尚能暂通
鉴别
大青龙汤证
少阴证
身重
病因、病机
阳气内郁,气滞不运
阳气虚衰,阴寒内盛
证候表现
身重乍有轻时,伴表实兼内热之象
身重无休止之时,伴阴寒内盛之证
烦躁
病因、病机
寒邪闭表,阳气郁遏化热,心神受扰
阳衰阴盛,虚阳上扰
证侯表现
伴恶寒发热无汗
表实证。
伴无热、恶寒、脉微、肢厥、下利清谷之证;
大青龙汤证与少阴证中“烦躁”、“身重”的鉴别:
大青龙汤证小结
主证: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身痛或重,乍有轻时,舌苔薄白或兼黄,脉浮紧。
病理:风寒外束,阳热内郁。
治法:外散风寒,内清郁热。
方药:大青龙汤
4、表寒里饮证
【原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
【提要】表实兼水饮喘咳的证治
【讨论】
主证
伤寒表不解——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身
疼痛等太阳伤寒表实证仍在。
心下有水气——患者素有水饮内停,外寒引
动内饮,水寒相搏,停于心下。
咳嗽喘息——寒水射肺,肺失清肃。
干呕——寒水犯胃,胃失和降。
或然证
水饮走于肠道——下利;
水蓄膀胱,气化失职——小便不利,少腹满;
水寒壅滞于上,阻碍气机——噎;
水饮内停,气不化津——渴(渴不多饮或喜热饮)。
水性变动不居
上逆
中阻
下趋
咳而微喘——寒饮射肺、肺失宣降
干呕——饮停于胃、胃气上逆
噎——饮阻气逆
渴——饮阻气机、津不上承
脘痞
胁痛
胸闷
下利——饮渍于肠
小便不利
少腹满
饮阻气机
膀胱气化失常
小青龙汤证中痰的特点:
①泡沫样痰,落地成水;
②吐冷痰,自觉痰如凉粉,吐出如鸡旦清,粘丝透明)

麻黄汤禁例及兼证说课讲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zongjuan7806
  • 文件大小2.64 MB
  • 时间202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