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秋游设计与反思
正文 第一篇:秋游设计与反思
秋游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秋游”是一节生活体验性的口语交际课。主要是讨论去哪里,干什么,做哪些准备,提出自发口语交际生活资源。农村学生虽然没有城里的孩子在前沿资源方面接触得多,但农村也有广阔的学习资源。这节课,让学生围绕“秋游”进行交流,因为时刻都能感受得到,学生也就有话可说。
三、创设交际情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 口语交际教学常见的弊病是训练时学生一盘散沙,教师往往重视指导过程,却忽视学生的训练过程。这节课,我采用了组内商定、全班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快乐。
四、实行双向互动,积极拓宽口语交际空间。这节课突出口语交际的自主性与实践性,让口语交际回归生活。我启发学生先畅谈秋天的景色,再赞美春天,在交际中,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
五、及时跟踪评价,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训练。及时有效的评价既有利于反馈信息,也有利于对学生的活动作出客观公正的评判。学生知道了对错,就能及时更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六、调动全员参与,培养学生口语交际习惯。口语交际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相信学生、放开学生。这节课,我让学生通过聆听、交流,训练了学生倾听、表达、组织活动等能力,效果良好。
7
第二篇:《秋游》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 二 课 时 教材分析
《秋游》
《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课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外秋游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大自然中的愉快心情。全文的4个自然段,依循“秋景——秋游”的顺序,进行描写和叙述。课文语音生动形象,意境优美,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学情分析
秋天到了,学生们都能感受到秋天的凉意,也有过外出游玩的经历,对秋景有所感受,本课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课文语音生动形象,学生易于接受。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细读课文,并通过想象,抓住重点词语反复品味朗读,从而体会秋天的美丽,体会孩子们面对秋天美丽变化的天空和色彩斑斓的田野尽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反复品味朗读,感受秋天的美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秋游》,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转身开始书写课题,学生书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秋游》的生字词,接下来我们检查一下,看看同学们还认识这些生字词吗?==课件展示生字
7
生:认识
师:哦,都认识吗?老师找同学来读一读?有哪位同学愿意呢?举手示意,好,这位女生站以来读一下
读的真好,接下来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读的太棒啦 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我们跟随文中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郊外游玩吧!
请同学们轻轻地读第二自然段,说说来到郊外,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天空
师:天空是什么样的? 生:蓝蓝的
师:回答得真好!“蓝蓝的”可以用哪些词来替换呢?有想到的同学举手示意。
生:蓝的
蓝湛湛
碧绿碧绿的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样的天空? 生:一望无边
师:一望无边是什么意思呢?有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 生:一眼望不到边.......
一望无边这个词用的很好,想一想,一望无边可以用哪些词
来替换呢? 生:无边无际
师:恩,说的很对,老师也说一个“一望无际”,“一望无际”的
9
怎么写呢?老师书写“际”
师:除了天空一望无边,还有哪些东西是一望无边的呢? 生:大海
沙漠
草原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老师给你个小奖励。
除了蓝天,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生:白云
师:白云是什么样的呢?
生: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师:白云真是千姿百态啊!同学们,你们看到过的白云像什么呀?
想一想、说一说(课件出示:白云有时像.....,有时像......) 生:指名回答(有时像棉花糖,有时像气球)
师:同学们回答的不仅形状上像,连颜色都像,非常棒!
在第二段我们看到了蓝天,白云。它们美不美呀? 生:美
师:那你们就带着这种美感再来读第二段(齐读)
秋天的天空很美,那秋天的田野又是怎么样的呢?(课件出
示),同学看到了什么?谁愿意说一说? 生:田野里,稻子熟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师:说的真棒!昨天我们刚学过一首儿歌《秋天到》,它是怎么
描写稻子、高粱和棉花的呢?想一想 生:稻子笑弯了腰,高粱乐红了脸,棉花朵朵白
9
师:同学们,稻子黄了,黄的看起来像什么?高粱红了,红的像什么
秋游设计与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