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假设为王(转贴)
第 2 页
我假设为王(转贴)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的思想性批判性。
2、理清思路,体会“虚拟梦想式”的写法,把握本文大开大合的结构。
3、进一步掌握杂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目标1、2
我假设为王(转贴)
第 2 页
我假设为王(转贴)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的思想性批判性。
2、理清思路,体会“虚拟梦想式”的写法,把握本文大开大合的结构。
3、进一步掌握杂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课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介绍作者:
同学们,提到杂文,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鲁迅,我们知道,他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刺向黑暗的社会现实。今天,我们介绍另一位作家,有人称他的杂文是“有力的响箭,常常射中敌人的鼻梁”。他就是著名的杂文作家——聂绀弩。聂绀弩,现代作家,湖北金山人,是中国现代杂文史上继鲁迅、瞿秋白之后,在杂文创作上成绩卓著、影响很大的战斗杂文大家。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他以耳耶、萧今度、迈斯、悍膂、淡台、灭暗等笔名,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创作了大量的点斗杂文。
二、析题:
问:你们认为标题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应该是什么?
第 3 页
明确:“假设”。可以看出,本文在构思上是采用了一种“虚拟梦想式”的方法。
三、整体感悟,问:作者采用这种“虚拟梦想式”的方法,假想自已是王,你感觉是为了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呢?(这一步可让学生自由发言,一般都能大致把握本文思想,但教师可不做定论。)
四、分析文思:
1、问:我们已经根本感悟了本文作者的根本构思,那么,你能理清本文的脉络吗?在分析的过程中请注意语言上的标志。
明确:第一层(1),由一部电影为引,假设“我假设为王”。
第二层(2-5)设想“我假设为王”后的种种情形。
第三层(6-10)在上文假想根底上的感悟。
语言上的标志为:1节“我假设为王,这世界会成为一种怎样的光景?”
2-5节首“我假设为王”
6节的“我将恍然大悟”
2、阅读第1节,问:作者对“王”和“为王”持什么态度?
明确:鄙视,厌憎。从中我们看出,作者对皇权是否认的。
3、思考:请同学们进一步阅读2-5节,看一看,作者主要写了“我假设为王”之后的哪些情景,这些情景的共性是什么?
第 5 页
明确:作者虚拟自已假设为王,那么妻就是“王后”,儿子就是“太子或者王子”,女儿就是“公主”,亲眷都是“皇亲国戚”,而我那么是“万岁”。
共性①:不管“我”多么无能,不管“我”的妻子儿女亲眷多么无耻、无能、丑陋,都将是“万岁”“王后”“太子或者王子”“公主”“皇亲国戚”,而且都将被捧着,被颂扬着。
共性②:所有的人都对“我”、对“我”的妻子儿女及亲眷们低头,鞠躬,匍匐,他们谄媚,乞求,他们不敢发出真正的声音,他们的全部的语言就是对我及我的家人们的称颂。
4、把握本文的主题。
①朗读6-7。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
问1:“我将恍然大悟:我生活在这些奴才的中间,连我所敬畏的尊长和师友也无一不是奴才,而我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奴才的首领”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在这里巧妙地批判了皇权意识和奴才思想,表达了作者对王者的蔑视嘲讽和对奴才的憎恨与鄙视。
问2:文中
最新我若为王(转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