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言志诗常用意象有:竹、兰、菊、梅、柳、蝉、荷、月、山水特点是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赞扬表达自己品格、际遇或理想比如: 怀才不遇、清高、安贫乐道、不畏强权、不图富贵、忧天下、淡泊名利、不趋炎附势同流合污检举古代诗词常见意象的内蕴诗讲究含蓄。故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 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 而是多采用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刚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 ,即为客现之“象" ,借景所抒的"情" ,咏物所言的“志”,即为主观的"意”;"象”与"意" 的完美结合, 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干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 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惑。一个意象有时有着丰富多样的内蕴。一月亮——思乡的代名词。 1 欣赏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 情思= 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 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唐、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丁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 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二菊花——人格的写照(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 1 欣赏屈原《离骚》:" 朝饮木兰之坠露号,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镇《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丁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三梅花——高洁的象征 1 欣赏宋人陈亮《梅花》:"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注悔花最先开放的特点, 写出了下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 既是咏梅, 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 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 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四松——孤直耐寒(傲霜斗雪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1 欣赏李白《赠韦侍御黄裳》: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馅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帧《赠从弟》:"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耶样坚贞,在任间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五莲——爱的表达由于"莲"与"怜" 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1 欣赏南朝乐府《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 莲子。即" 怜子"¨ 青。即"请"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六悟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1 欣赏王昌龄《长信秋词》" 金井捂恫秋叶黄,珠帘下卷夜来霜。熏笼玉忱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划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 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 形弧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七杜鹃鸟——凄怨哀伤的象征古代神话中,蜀王让杜宇即望帝; 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舌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扩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杜鹃, 又名子规、杜宇。中国古代有"
抒情言志诗的意象和特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