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博物馆近代包装展览
前言
包装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表达了器物的艺术性。包装经历了由原始到文明,由简单到复杂的开展过程。而茶叶作为特殊的商品,茶中国茶叶博物馆近代包装展览
前言
包装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表达了器物的艺术性。包装经历了由原始到文明,由简单到复杂的开展过程。而茶叶作为特殊的商品,茶叶包装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化的过程。茶叶包装可分为内包装和外包装,内包装主要是指茶叶的贮放器物,外包装主要是指茶叶罐以外的包装艺术,其内涵更加丰富,材料的运用也更加广泛。清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开展和兴盛,特别是近代广告业的介入,茶叶外包装呈现绚丽多彩的面貌。透过这些五彩斑斓的茶叶包装广告,折射出中国近代茶业经济曾经的繁华和绚丽。
一、茶叶包装的历史
唐代茶主要分饼茶和末茶,茶末一般盛放于合中,而茶饼那么直接以纸囊或绢类等细薄丝织品来包装。?茶经•四之器?中讲得十清楚白:罗末以合贮之,以那么置合中,意即饼茶经碾轮碾成茶末后过罗筛选,用茶那么贮于合中存放。
宋代茶叶品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片茶,又叫团饼茶。蔡襄?茶录?中提到:“茶宜箬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湿冷。故收藏之家以箬叶封裹入焙中,两三日一次用火,焙如人体温。温那么御湿润。假设焙那么茶焦不可食。〞用箬叶包装茶饼然后放人茶焙中存放,是宋代茶叶的包装及储放方法。这种用箬叶包装茶叶的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在云南一带包裹七子饼茶的材料还是采用当地生产的竹笋壳包装。
明代的饮茶方式演进成散茶瀹泡,这同茶叶加工方式转变有很大的关系,散茶的流行改变了茶具的形制,茶叶的包装也有了新的面貌。散茶较之团饼茶,特别容易受潮变质,因此对包装容器密封性的要求更高了。明代的茶叶瓶、茶叶罐渐多,茶叶罐的材质以紫砂及瓷器为主。还有用锡罐贮存茶叶的,锡罐的密封性较之紫砂罐更胜一筹。
二、清代及民国的茶叶包装
清代饮茶方式继承明代,以散茶冲泡为主,茶叶的内包装与明代没什么区别,不过到了清代中晚期,随着近代工业的开展,茶叶的外包装开始强化,并在包装上出现了大量的广告宣传内容,商业意识增强。鸦片战争前后,我国茶叶对外贸易已趋兴旺,出口茶均要求精制装箱。茶箱上由画工专门画上花草等精美图案,以增加吸引力,画师因此成为外销茶厂中的一项专门工作。
而茶叶外销后,茶叶包装装潢问题严重,每每成为茶叶销售的阻力。有鉴于此,20世纪以来茶商努力改进茶叶包装。如参加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时,在原有方漆盒和玻璃瓶装茶的
根底上,由泰丰公司制成半磅、一磅、二磅三种立体式扁匣装茶,由于茶商“精详装潢〞,“又华美实足代表华茶之特色〞,因此远比用“粗呆木箱〞或纸包茶效果好。无独有偶,1917年茶叶外销不振,但祁门模范种茶场所制祁门红茶,“装潢用镜面马口铁小箱〞,在汉口市场引起轰动,中外官商争购作为馈送礼品〞,从而“独得善价〞。势力雄厚的上海汪裕泰茶号,辟有试茗雅室,专门陈列古色古香的各种茶具,“有铜制的、脱胎漆器的、黄杨木雕的、竹编的茶盒,贮以茶叶,以供出卖〞。此番苦心,目的在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在赏美器的同时到达推销茶叶的目的。
三、茶庄与广告
随着茶叶包装的改进,茶叶包装上的广告也逐渐丰富。
明末清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开展,茶商形成了以地域、血缘为纽带的茶叶商帮。茶商在生产、销售等环节均使用字号牌。近代中国仅经销外销茶的茶叶字号就有数千家,加上内销茶商,其字号总数十分庞大。著名的商号有上百年历史,他们视字号如生命,把它们与信誉质量联系起来,这样原来仅代表店铺标志的招牌广告被赋予了全新的内容。
有的茶商为表达“童叟无欺〞和“取财有道〞的思想,在出售的茶叶箱盒或纸包上打印上自己的字号标识。过去没有专门的纸箱纸袋,茶叶都是用店铺的包装纸进行包装,包装纸上往往印有本店的地址及广告词。而茶庄柜台伙计的根本功就是茶叶包装,茶叶要包的平整,有棱有角,包装纸上面的广告要恰好在茶叶包的正中间,两边要露出茶叶店铺的地址或者字号。
这种经营方式很有效果。如20世纪杭州最大的茶号翁隆盛,以经营龙井茶为主,进货认真,加工精细,贮藏得法,经营的产品货真价实。吸引众多远客购置。五口通商前,广东茶叶出口有著名的十三行把持,其中被称为怡和行的伍浩官(伍绍荣)名声最大,他在美国的影响卓著,只要是他的字号茶就能卖个好价钱。
四、报刊上的茶叶广告
报刊广告在晚清开始流行,其中历史最久的中文报纸?申报?,从一开始就刊登了大量茶叶市场行情、售茶信息、运输情况及推销茶机、茶叶的广告。上海著名的汪裕
包装印刷茶文化博物馆历代包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