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量代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109页例二,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2、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开展学生的动手操作才能、初步逻辑推理《等量代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109页例二,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2、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开展学生的动手操作才能、初步逻辑推理才能、语言表达才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才能.
3、让学生在数学情境中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情境导入,体会等量代换思想。
今天,老师第一次给大家上课,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他是(图)—-(懒羊羊)贪吃的懒羊羊这次在商店看到一盒漂亮的水果蛋糕,很想吃,可是这盒蛋糕要60元,而且只能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得到。
在青青草原上,割一捆青草可以到村长那儿去换10元钱。那懒羊羊要怎样才能吃到那盒蛋糕呢?
生:去割草,割6捆。用这6捆草,换60元,刚好可以买蛋糕了。
师:为什么是6捆草,不是5捆4捆呢?
生:6捆草可以换60元,一盒蛋糕也是60元,它们价钱相等。
师:
2、提醒课题.
师小结:刚刚,我们在换的过程当中,就已经运用了一种数学思想---—等量代换。(师板书课题)
二、尝试解决
师:等量代换的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比方,在市场上卖水果。
(出示课件书上的天平图一)
师:从图上你理解到什么了?
(出示天平图二)
师:你又知道什么?
师:假设每个苹果一样重.(出示问题图)一个西瓜和几个苹果一样重?
生:16个 。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答复
学生组内操作:借助学具把换的过程详细地说一说。
师巡视并引导学生有序摆放和表达过程.
多名学生汇报换的过程
生:一千克换4个苹果,2千克换8个苹果,…4千克换16个苹果。共换了四次.
师:你能用算式来计算吗?
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4×4=16(个)
生:把一个一千克换成4个苹果,西瓜重4千克,总共要换4次,所以是16个。
生:天平的右面变成原来的4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4倍,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多媒体课件展示等量代换的过程。
师小结:就是因为一个西瓜和16个苹果都重4千克,所以1个西瓜=16个苹果
三、稳固应用
师:森林王国里正在进展一场别开生面的体重大比拼,非常热闹!快坐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仔细看,谁先上场比赛呢?(出示图)
生: 2头羊和1头猪
师: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数学信息?
生:2头羊的重量=1头猪的重量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翘翘板是平衡的。
师:(出示“做一做"图2)这幅图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4头猪的重量=1头牛的重量
师:牛儿有一个问题请大家帮助,有信心帮它解决吗?2头牛的重量=( )头羊的重量?
生1: 1头猪的重量=2头羊的重量,4头猪的重量=8头羊的重量,
8头羊的重量=1头牛的重量,16头羊的重量=2头牛的重量。
生2: 4头猪的重量=1头牛的重量,8头猪的重量=2头牛的重量,
1头猪的重量=
等量代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