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古代园林.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圆明园轻一推门,园墙外远山成了楼台中的画。长廊履步在香气波光里,踏断夏天的箫声, 恍如山林间被樵夫惊散的鸟鸣。池上大朵大朵荷花,独坐在这水榭,为着身后石笋上苍玉泪痕……园林是建筑的一朵奇葩, 小桥流水, 曲径通幽, 奇山怪石, 鸟语花香, 这是怎样的意境!优雅宜人的环境,巧夺天工的设计,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常州园林,苏州园林, 颐和园,圆明园……这其中的意味您得自己去体会……根据《辞海》上的说法, 园即四周常围有恒篱, 种植树木果树、花卉或蔬菜等植物和饲养展出动物的绿地。园林,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苑、园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美英各国则称之为 Garden 、 Park 、 Landscape Garden 。它们的性质、规模虽不完全一样, 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 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 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创造这样一个环境的全过程(包括设计和施工在内)一般称之为" 造园" ,研究如何去创造这样一个环境的科学就是" 造园学"。园林建设与人们的审美观念、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相始终, 它更多地凝聚了当时当地人们对正在或未来生存空间的一种向往, 在古代, 由于中国五千年的“中庸之道”的文化背景, 园林艺术提倡的是一种和谐美。在当代, 园林选址已不拘泥于名山大川、深宅大府, 而广泛建置于街头、交通枢纽、住宅区、工业区以及大型建筑的屋顶, 使用的材料也从传统的建筑用材与植物扩展到了水体、灯光、音响等综合性的技术手段。台榭参差金碧里,烟霞舒卷图画中乾隆在《静明园记》中写道: " 若夫崇山峻岭,水态林姿,鹤鹿之游,鸢鱼之乐。加之岩斋溪阁, 芳草古木。物有天然之趣, 人忘尘世之怀。较之汉唐离宫别苑, 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乾隆这种造园艺术见解,大概是因为他从关外入中原,还保持着祖先山野骑射传统, 加上他有很高的汉文化素养, 而且皇家的特权可把大片天然山水林木据为己有, 所以乾隆主持兴造的大型天然山水园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大,展现出气魄恢宏的皇家气派。避暑山庄(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即 1790 年完成) 占地广阔, 山区、平原区和湖区分别把北国山岳、塞外草原、江南水乡的风景名胜荟萃于一体, 恰当的比例( 山岭占五分之四, 平原、水面占五分之一) 构成巨幅山水画中堂。这里, 磬锤峰是借景的主题, 山庄外围仿蒙、藏地区著名庙宇形式兴建了外八庙, 如同众星拱月, 成为山庄背景烘托的又一层景观, 然山庄至外八庙再拓展到周围崇山峻岭,构成约 20 平方公里的山水园林与庙宇寺观交织的壮丽景观,其妙在充分借用自然美以开拓环境美,然园内园林之景又与环境美浑然一体,给人以雄浑磅礴、自然天成,层次清晰、野趣横生的艺术感受。北京西北郊区泉水充沛,西山参差逶迤,形成许多原始堤塘湖泊, 造园的条件好。至乾隆时已建成" 三山五园", 西面以香山静宜园为中心形成小西山东麓的风景区, 东面为万泉河水系内的圆明、畅春等人工山水园林, 之间系玉泉山静明园和万寿山清漪园。静宜园的宫廷区、玉泉山主峰、清漪园的宫廷区三者构成一条东西向的中轴线, 再往东延伸交汇于圆明园与畅春园之间的南北轴线的中心点。这个轴线系统把三山五园之间的 20 平方公里的园林环境, 串连" 成为整体的园

中国古代园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