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三首.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初稿)
主备人:应玲艳 审核人:
教学目的: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佳话。如今让我们也来当一回王安石,推敲一下以下的句子该用什么字好.
5。填字练习.
a.选择最恰当的字填入括号内,并说说理由。
旺、浓、闹
红杏枝头春意()。
起、动、翻、皱、拂
风乍起,吹()一池春水。
b.自由填字:
春风吹()了树梢,吹()了小草,
吹()了河水,吹()了花苞。
6。有感情朗读全诗(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7。指导背诵。
第二课时
一、查找资料,理解诗人
1。上节课,学习了两首思念家乡的古诗,今天继续学习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长相思》。课前通过搜集资料,你们有哪些收获呢?(从作者生平及作品内容等方面进展交流。)
2。,文学造诣很深,艺术成就很高的词人。他的作品大多数反映满洲贵族的生活情调,尽管缺少广泛的社会意义,但情真意切,显现着一种华贵的悲哀,、陈维嵩被称之为清代”词家三绝”。
(1681).是作者随康熙皇帝东巡到山海关的途中所作.
,反对模拟,强调独出心裁。“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二、自查释疑,读懂诗句
。考虑: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注意书上的注解。)
a.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走过一段山路,又走过一段水路,我向榆关那边行。夜深了,周围千百座帐篷里亮着灯。)
b.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风儿刮了一更天,雪又下了一更天,刮得我心儿碎,,可没有这样的风雪交加的声音.)

4。观察插图:想象作者深夜站在军帐外,他在望何处?心里又在思念谁呢?
三、讨论探究,感受诗境
1。根据插图,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词人在夜深时无法入睡,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
2。讨论探究,感受诗境。
(从词的内容看,、思念亲人。)
四、反复诵读,体会诗情
,想象诗中送别的情景,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触景生情)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情。
五、积累内化,拓展延伸
1。背诵全词.
2。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拓展阅读.(如范仲淹的苏幕遮)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教后调整
教后反思:
5。古诗三首(定稿)
主备人:应玲艳 审核人:
教学目的:
1.会写“洛、榆、畔、帐"“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想象意境,领会诗情,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理解王安石、张籍、清朝纳兰性德的生平。
2.搜集相关思乡的古诗。
3.课文插图及相应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流程(第 课时)
教学调整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土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妙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和“月"有关的诗词呢?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
2。是呀,故土的月亮总是那么令人思念,今天我们首先要学习的就是一首和“月"有关的诗.
3。提醒课题: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老师板书课题。出示字典中“泊”字的两个音节(bópō)和不同的意义,选择正确的读音。齐读课题.)
二、查找资料,理解诗人
1。课前,你们通过搜集资料,都知道些什么呢?
a.“瓜洲"如今扬州的一小镇,位于长江北岸。
b.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2。解题:“泊船瓜洲”(“泊”是“停泊”的意思。)
三、整

古诗三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nrdwb
  • 文件大小40 KB
  • 时间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