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 宫 博 物 院》教学设计
湖北广水市陈巷镇中心中学汪霞
一、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
1.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理解故宫建筑艺术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2.理解行踪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15分钟)
1、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故宫博物院。记得在学习《中国石拱桥》时,曾明确:说明事物首先是抓住特征,那么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迅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精品文档请下载)
(答案: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巧,布局统一。)
2、本文大体是按照游览参观道路,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请你列出道路图来.(精品文档请下载)
明确:天安门 端门 午门 汉白玉石桥 太和门 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小广场 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御花园 顺贞门 神武门(精品文档请下载)
或者: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武英殿、文华殿合称为“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分开故宫。(精品文档请下载)
3、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明确: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道路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
4、理清文章的构造层次,理解课文总说、分说相结合的特点。
明确:第1、2段是总说,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
中间(3~15)是分说。根据故宫的特点,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说明。前朝主要介绍“前三殿”,先介绍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绍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内廷主要介绍“后三宫”,分乾清宫(12)、交泰殿、坤宁宫(13),接着总结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14)和御花园(15)。(精品文档请下载)
最后一段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对上文的详细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使读者获得明确、完好的印象。(精品文档请下载)
㈣、学生再读课文,想想:(同桌互助或前后桌讨论)(20分钟)
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
明确:太和殿。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明确:太和殿是故宫的核心,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举行重大典礼、皇帝受朝贺的地方。同时它又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其宏伟壮丽的外观,布置精巧的内景,和谐统一的布局都表达了故宫建筑的风格特点,因此无论是历史意义还是艺术价值都最具代表性.(精品文档请下载)
3、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
明确: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宏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内部装饰的庄严华美(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
课教案:故宫博物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