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定价权的意义在国际上,石油的定价权的实质是通过政策调整能影响到国际油价的能力。一个国家在油价的制定上能否拥有足够的话语权,既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也避免处于被动的局势。中国人对“定价权”向来特别敏感,也有痛苦的历史记忆。比如过去的铁矿石行业。在特定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的影响下,导致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量极大。而国际市场是国外大公司垄断,国内的产业集中度又不高,因此在谈判能力极弱,这样的前提下被动的接受涨价意味着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中没有较大的话语权,就是不具备国际油价的定价权。随着国际油价的变动加剧,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面临这类困扰就越来越频繁。很多发达国家的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直接联动,但是国际市场频繁、大幅油价波动对这些国家的影响相对较小。一个关键就是这些国家有一系列避险的手段,这就包括石油交易。 2009 年时任中尚福林在对金融衍生品市场论坛上发表讲话, 引发当时业内人士对建立中国的石油市场的期待,这队中国石油话语权有很大意义。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高,争取国际油价的定价权是必要的,这也是增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保障。中国目前的石油消费量居世界首位,石油的进口达到了 60% ,国际油价的变化已经使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者。根据资料显示,油价每上涨1% 并持续一年的时间,那么中均降低 个百分点。据测算,世界石油每桶变动 1美元,将影响进口用汇 46亿人民币,直接影响 GDP 个百分点。中国在被动接受国际油价带来的伤害的同时,消费者同时也成为高油价时代的受害者,消费者对价格无比的困扰。油价日益变成一笔糊涂账,这就造成个人、企业、政府三方面的博弈。 2013 年开始,国家发改委施行新的定价机制“以均加工成本、税收和合理的利润”。从当前看,国内油价的批发环节是市场化程度还是相当高的。为了鼓励市场竞争,国内石油企业逐渐改变之前采销链条进行现货交易,而是参与到石油交易所当中来,这就促成了北京石油交易所的交易体制,而推出具有实际意义的成品油现货交易系统, 以实现平衡油价的重任。在国际石油交易中,石油进口国总是希望以更低的价格进口更多的石油资源,而石油出口国则希望自己的石油资源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任何一方在博弈中占据主动权,具有决定石油价格的能力,就意味着拥有石油定价权,而中国也在积极努力的争取。现阶段石油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商品,它包涵太多的金融因素和政治因素。因此石油市场绝不是一个单纯的商品市场,拥有油价的定价权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通过几方面的措施在努力的争取价格的自主权。首先,打破国际石油金融失衡的格局,形成于美国主导的石油金融体系抗衡的力量。
石油定价权的意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