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灯质量工艺分析——排气工序篇发布日期: 2008-11-30 浏览次数: 150 编者按: 在荧光灯生产过程中,排气是一个重要的生产工序,其工艺的合理与否,对能否保证产品质量及合格率的高低是及其重要的。排气过程编者按:在荧光灯生产过程中,排气是一个重要的生产工序,其工艺的合理与否,对能否保证产品质量及合格率的高低是及其重要的。排气过程经完成管内除气、灯管内表面除气、阴极分解激活、注汞、充入氩气等。在完成这些工艺过程中, 如有不当, 就可能直接影响灯的寿命、光衰退、发黄、发黑等质量问题。 1、荧光灯排气各阶段的作用灯管的烘烤灯管玻璃的表面和内部都吸附有含有许多杂质气体。灯管表面及内部吸附气体是由于下列原因: 玻璃表面的气体吸附 1 、杂质气体分子碰着玻璃表面会象液体一样凝结在物体表面。 2 、物体因表面的分子具有盈余化学价力,电的引力,使杂质气体分子贴附在物体表面。 3 、固体表面周围气体压强大,固体表面吸附的气体量就大,压强减小,固体表面吸附的气体量就少,多余的杂质气体又释放回空间。玻管的内部气体吸气玻管内含有气体, 玻璃的结构和其他物质一样, 各分子间并不完全密实, 实际上有很多空隙, 玻璃中孔的空隙不小于 埃, 有孔性是一切固体的物理通性, 在这些孔内常含有相适应的气体分子。这些气体分子由于外界压强和温度的改变而增加或减少, 因此采用减少管内气压和升高温度来减少灯内气体是极其有效的办法。玻管除气温度的选择和时间关系对于一般的电真空用玻璃,烘烤温度选择为 350 摄氏度较为合理,但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在可能的情况下,提高烘烤温度缩短抽气时间,一般可选择 500 摄氏度左右,时间为 12— 15 分钟,同时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温度升高到 500 度,力求玻管内部彻底去气,同时要求在整个排气过程中灯管应保持相当高的温度,使已去气的灯管不再吸气。阴极分解荧光灯阴极在排气过程中分解的好坏, 对灯的性能和寿命有决定性的影响, 阴极分解在较高真空中对阴极通入一定电流后产生的焦耳热使碱土金属三元碳酸盐分解。 MeCO MeO+CO ↑( Me 表示钡、锶、钙) 碳酸盐分解的速度( 所加电流高低与时间长短) 与抽气速度要相适应, 否则就会产生阴极碳酸盐分解不彻底和分解过重,而影响灯的质量。汞在荧光灯中的作用荧光灯是低气压汞蒸汽放电灯, 灯放电时, 汞在灯管中产生波长为 2537 埃紫外线, 荧光粉吸收 2537 埃紫外线能量发出可见光。达到照明目的。汞的纯度不高,量太多太少或制灯工艺不当,形成汞的化合物,会在灯管内造成汞吸附,从而影响灯的光通和衰退。氩气在荧光灯中的作用氩气是大家所熟悉的气体, 它与任何金属都不起化学作用而生成氩的化合物。由于氩的氩稳电位比汞的电离电位略高, 能很好产生潘宁效应, 有利于帮助汞的电离, 从而达到帮助起跳的目的。另一方面, 在真空炙热状态的阴极易蒸发, 由于氩的充入, 加大了灯管中的气体压强, 大大减少了阴极的蒸发速度, 同时也可降低正离子的能量, 减少了阴极的溅射, 保护了阴极,提高了阴极的使用寿命。潘宁效应:在霓虹灯管中充入两种以上的混合气, (混合气的混合比有很严格的要求), 气体被击穿的电位明显低于单纯气体的击穿电位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启动电压, 这一现象就是著名的潘宁效应,潘宁效应决定了混合气具有非常优越的性
荧光灯质量工艺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