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北京市城市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城市廉租住房制度, 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 国发〔 2007 〕 24号) 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廉租住房的建设和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市廉租住房保障水平应当以保障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为原则,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和居民住房状况合理确定。符合规定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可以申请廉租住房。第四条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方式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实物配租为辅。本办法所称租赁住房补贴( 以下简称租房补贴) 方式, 是指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向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 按照规定的标准发放住房租金补贴,由其到市场上租赁住房。本办法所称实物配租方式, 是指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向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提供住房,并按照其家庭收入的一定比例收取租金。对已承租公房的低收入家庭,按现行有关规定实行租金减免政策。第五条廉租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坚持政府主导, 并遵循以下原则: 以区为主、全市统筹; 自愿申请、逐级审核; 公开透明、分期轮候;定期复核、动态监管。第六条廉租住房补贴及建设资金由市、区县财政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担,主要通过以下方式筹集: (一) 市、区县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二) 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中按规定提取的城市廉租住房补充资金。(三) 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的资金。此外,可通过鼓励社会捐赠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第七条市政府建立本市住房保障管理工作的协调机制。市建委负责全市城市廉租住房的管理工作。市发展改革、国土资源、规划、财政、税务、民政、交通等有关部门和相关金融机构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各区县政府房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县城市廉租住房的管理工作。第二章供应对象第八条申请租房补贴或实物配租应当以家庭为单位, 并符合以下条件: (一) 申请人必须具有本市城镇户籍, 在本市生活, 申请家庭应推举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作为申请人。(二) 申请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家庭收入、家庭资产符合规定的标准。城八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人均住房面积、家庭收入、家庭资产标准由市建委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市居民收入、居住水平、住房价格等因素研究确定, 报市政府批准后, 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远郊区县的上述标准由区县政府结合实际确定, 报市政府批准后, 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第九条申请家庭成员之间应具有法定的赡养、扶养或者抚养关系, 包括申请人及其配偶、子女、父母等。但申请家庭成员中已享受廉租住房政策或已作为其他家庭的成员参与廉租住房申请的人员,不得再次参与申请。第十条家庭住房是指全部家庭成员名下承租的公有住房和拥有的私有住房。申请家庭现有 2 处或 2 处以上住房的, 住房面积应合并计算。第十一条家庭收入是指家庭成员的全部收入总和,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各类保险金及其他劳动收入、储蓄存款利息等。第十二条家庭资产是指全部家庭成员名下的房产、汽车、现金和有价证券、投资( 含股份) 、存款、借出款等。第三章房源筹集第十三条廉租实物住房采取新建和收购方式筹集。来源包括: (一) 政府出资建设的廉租住房( 新建廉租住房主要在普通商品住房、限价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项目中按照一定比例配建, 由政府回购,不足部分可采取集中建设方式)。(二) 政府出资收购的住房
公租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