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
1
-
江苏无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起担任共青团中心宣扬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扬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扬部长;建国后,任中共中心宣扬部部长等职;
老山界
1
-
江苏无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起担任共青团中心宣扬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扬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扬部长;建国后,任中共中心宣扬部部长等职;
陆定一
2
-
江苏无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起担任共青团中心宣扬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扬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扬部长;建国后,任中共中心宣扬部部长等职;
3
-
内容 结构
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不超过10个字)?
具体表达红军翻越过程?
时间
在何地干什么
4
-
《老山界》内容 结构
课文实行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支配材料;
5
-
主题 思想
红军翻山过程中经受了哪些困难?
走路难; 睡觉难;
吃饭难; 境况难;
……
6
-
主题 思想
如此艰难,红军最终顺当翻越老山界,从中表达他们哪些精神品质?举例分析;
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顽强意志——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昂扬的斗志,乐观的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7
-
主题 思想
摸索:文中哪些语句点题?
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
……
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顽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惫甚至受伤的痛楚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8
-
主题 思想
文章表达了红军克服翻越老山界的困难,同时也写出了红军是在宣扬群众并同敌人作战中前进的过程,歌颂了红军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9
-
杰出语段赏析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很多“之”字形,始终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仍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迹;
……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10
-
分析:“火把排成很多“之字形””,说明老山界山势的陡峭,山路的险峻,爬山的艰难;“火把始终连到天上”显示了老山界的高峻,衬托了红军壮志凌云的英雄气概;
“从山脚向上望”是仰视,“向上看”是仰视;“向下看”是俯视,作者变化不同角度,写出了老山界的高,险,有力地突出了行军的困难,衬托了红军的凌云壮志和不畏艰险的豪迈情怀;
11
-
杰出语段赏析
半夜里,突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仍是睡不着;天上闪耀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象巨人一样耸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象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安静;耳朵里有不行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象春蚕在咀嚼桑叶,象野马在平原上奔腾,象山泉在哽咽,象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2
-
分析:
1,本段调动触觉,视觉,听觉这三种不同感官角度来写;
2,这段先写星星,次写山峰,再写四周的山,按由远及近的次序来写;
3,这段用了比如(博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形象描画了自然景物的特点,也表现了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高尚乐趣;
13
-
4, “除此以外,就是安静”的懂得;
在深山,在极静的时候,在半睡半醒之中,会有这种感觉;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远处,分明很细切,可是由于静,听起来似乎近在咫尺,而且声音洪大;有的声音,分明起自近处,分明很洪亮,可是由于山峰重叠,反响回荡,愈传愈远,愈变愈细;而且风声,水声,林木咆哮声,混杂一起,引起人种种联想;
14
-
杰出语段赏析
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在每条溪流的旁边,有很多战士们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
分析:淡笔轻描了红军翻阅老山界后沿途所见山景,此景清爽简洁,下山路上艰难已成为过去,此处略写是为了突出重点部分,浓淡相宜,详略得当;
15
-
老山界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