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电泳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doc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word
word
2 / 13
word
阴极电泳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一、颗粒
〔1〕现象
在烘干后的电泳涂膜外表上有手感粗糙的、较硬的粒子,或肉眼可见的细小痱子,往往被涂物的水平面较垂直面严重,这种漆膜病态称为ord
4 / 13
word
②槽液和UF液的PH值偏低,溶剂含量偏高,后冲洗压力过高,清洗时间过长。
③设备故障,造成停链。
〔3〕防治方法
①断电后工件立即出槽,出槽后至后清洗间隔时间和在UF液中停留时间不宜超过1min。
②将槽液和UF液的PH值和溶剂含量严格控制在工艺规定X围内,每次UF液清洗时间应控制在20s左右,冲洗压力不应超过0。12MPa。
③应与时排除设备故障。
五、泳涂有膜厚偏薄
〔1〕现象 被涂物泳后外表的干涂膜厚度不足,低于工艺规定的膜厚。主要是工艺参数执行不严,槽液老化、失调、导电不良和再溶解造成的。
〔2〕产生原因
①槽液固体分偏低。
②泳涂电压低,泳涂时间不足。
③槽液温度低于工艺规定的X围。
④槽液电导率低。
⑥槽液老化,更新期长,使湿漆膜电阻过高,槽液电导变低。
⑦极板连接不良和被腐蚀损失,极液电导低,极罩隔膜堵塞。
⑧被涂物通电不良。
⑨UF液后冲洗时间过长,产生再溶解。
⑩阴极电泳槽液的PH值偏低。
〔3〕防治方法
①提高槽液固体分,按工艺规定控制在通常情况下±%以内。
②提高泳涂电压,延长泳涂时间。
③将槽液温度控制在工艺规X的上限。
word
word
5 / 13
word
④减少UF液的损失。
⑤补加UF液的损失。
⑥加速槽液更新,添加增厚调整剂。
⑦检查极板、极罩和极液系统,定期清理或更新,使其导电良好。
⑧清理挂具,使被涂物通电良好。
⑨缩短UF液冲洗时间。
⑩加速阳极液的排放,或添加低中和度涂料,使槽液的PH值升到工艺规定的要求。
六、泳涂的漆膜过厚
〔1〕现象 被涂物外表的膜厚度超过工艺规定的膜厚,如果漆膜外观仍很好,一般不是弊病,主要是涂料消耗增大,本钱增高。
〔2〕产生原因
①泳透电压偏高。
②槽液温度偏高。
③槽液的固体分过高。
④泳涂时间过长〔如停链〕。
⑤槽液中的有机溶剂含量过高,建槽初期熟化时间短
⑥槽液的电导率高。
⑦被涂物周围循环不好。
〔3〕防治方法
①降低泳涂电压
②降低槽液温度〔绝对不能高出工艺规定温度〕。
③降低槽液的固体分。
④控制泳涂时间,防止停链。
⑤排放UF液,添加去离子水,延长新配槽液的熟化时间。
word
word
6 / 13
word
⑥排放UF液添加去离子水,降低槽液中杂质离子的含量。
⑦通常因泵、过滤器和喷嘴堵塞而致
七、异常附着
〔1〕现象 由于被涂物外表或磷化膜的导电性不均匀,在电泳涂装时电流密度集中于电阻小的局部,引起漆膜在该部位集中成长,结果是在这个部位呈堆积附着。当泳涂电压偏高、接近破坏电压时,造成漆膜局部破坏,也呈堆积状态附着。
〔2〕产生原因
①磷化膜污染〔有指印、斑印〕
②前处理工艺异常〔脱脂不良、水洗不充分、磷化膜有发蓝、黄锈斑等〕
③被涂物外表有黄锈、焊药等末去除掉。
④槽液被杂质离子污染,电导过大,槽液中的有机溶剂含量过高,颜料分过低。
⑤泳涂电压过高,槽液温度高,造成涂膜被破坏。
〔3〕防治方法
①防止二次污染,严禁裸手触摸磷化膜外表。
②调整前处理工艺,确保脱脂良好,水洗充分,磷化膜均匀,无黄锈,蓝斑。
③白件进入前处理工序之前设预清洗工序,除掉黄锈、焊药等。
④排放UF液,加去离子水,添加色浆,提高灰分,防止杂质离子混入。
⑤降低泳涂电压,控制入槽初期电压,降低槽液温度,严防极间距太近。
八、泳透力变差
〔1〕现象 在正常情况下被涂物的内腔、夹层结构内外表都能涂上漆,但在生产中有时发现内腔泳涂不上漆或者涂得很薄,这种现象称为泳透力变差。在汽车车身涂装生产中应定期抽检,将车身解体,观察其内腔、焊缝各部位的涂装状况,并测量膜厚,以考核泳透力的变化。
〔2〕产生原因
word
word
7 / 13
word
①泳透电压过低
②槽液的固体分偏低
③槽液的搅拌不足
④极罩隔膜堵塞、电阻大
⑤新添加电泳

电泳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511709291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2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