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炼字 必背36首诗词.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z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1 抒情手法2 描写手法3 修辞手法4 篇章构造
抒情手法
一 直接抒“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展赏析。
Aa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的静态。b三四句“忽起〞〞垂杨舞〞以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写出了雨后池塘上的动态之美。
-
. z
B本诗既写出了雨后池塘的静态之美,又写出了它的动态之美,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异常优美的雨后池塘春景图。
例题分析6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表达了诗人亲近自然的乐趣
1、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
答案要点:
A、,突出色彩的描写,绘形绘色。 ,动静结合,情景交融。B、渲染了悠闲恬淡的静谧气氛.
2、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
答案要点:闲适恬静。乐于归隐。
稳固练习1
1 宿甘露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
①甘露:寺名,在**北固山上,下临长江。
②银山:江中巨浪。
-
. z
1 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你就感受最深的一点作出分析。
解析1:a虚实结合。b前两句写弥漫山巅的云气直入枕中,让人觉得好似千峰在侧;松涛就在床下轰鸣,让人觉得如临万壑深渊。在这里千峰、万壑都是虚写,c却给了艺术体验之真,把人带入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之中。
解析2:a诗歌后两句运用了夸*的修辞方法,b塑造出一种豪壮、崇高之美。c为了领略那银山般浪涛的壮观,领略那拍天而来的江河的气势,索性翻开窗子放长江入室,以涤荡心胸。
2 诗题为“宿甘露僧舍〞,但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寺院的建筑或历史,诗中更没有一点儿佛教所倡导的清静淡泊、超脱尘世的意味,作者的真实意图在哪.
解析:以甘露寺所处之地为立足点,借以展现祖国江山的辽阔,尤其是长江的雄伟,同时抒发了作者豪迈、进取的胸怀。
3 前人评价这首诗说“放入〞一词最显气魄。。
解析:同意。它使通常开窗赏景的行为转化为拥抱江河的壮举,充分表现了诗人豪迈的胸襟和气概。
稳固练习2
2 **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①此诗写作背景:作者坐王叔文党祸被贬永州十年后入京,复外放至更偏远的**。
1 。
解析:承下启下。“意转迷〞上承第一句,“春半如秋〞下启后两句,从而在我与物,物与境之间起了结合作用。
2 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
-
. z
解析: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a一是仲春时节,雨后榕叶落满庭院,让人错以为秋风扫落叶;b二是自己再次被贬,仕途失意,远离故土,心中凄迷怅惘,虽是春日,却感觉如秋天一般。
3 有人说三、四两句将“在物之境〞与“在我之情〞融合无间,请以“乱〞字为例作简要分析。
解析:三、四两句描写了阳春季节花飞叶落莺乱啼的“境〞,正因为满庭的残花落叶、莺啼,触动作者的情思,让作者心意凄迷怅惘。一个“乱〞字正是诗人此时心境的写照,莺啼本无所谓“乱〞,是诗人心绪烦乱,才倍觉莺啼之乱。
稳固练习3
[双调] 清江引 · 咏梅 贯云石
其一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
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
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其二
芳心对人娇欲说,不忍轻轻折。
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
包藏几多春意也。
〔1〕从“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和“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这两句中任选一句,就手法和效果写一简明赏析文字。
解析:“南枝……,泄露……〞句中,“泄露〞二字将梅花拟人化,形象生动地写出梅花南枝早绽隐秘报春的特点。
“溪桥……,茅舍……〞,对仗工整,使用叠字,以景衬梅,从侧面写出了梅的神秘朦胧之美和冰清玉洁之秀。
-
. z
〔2〕两首小令都是咏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炼字 必背36首诗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786321826
  • 文件大小44 KB
  • 时间202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