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分类探究系列六
第1页,本讲稿共17页
【案例分析】
(2012·广东高考·31)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某兴趣
mol·L-1 KI、%淀粉溶液、 mol·L-1
K2S2O8、
第1页,本讲稿共17页
【案例分析】
(2012·广东高考·31)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某兴趣
mol·L-1 KI、%淀粉溶液、 mol·L-1
K2S2O8、 mol·L-1 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
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
第2页,本讲稿共17页
(1)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
液,当溶液中的_______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为蓝色,
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 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
关系为:
第3页,本讲稿共17页
(2)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表中Vx=________ m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序号
体积V/mL
K2S2O8
溶液
水
KI溶液
Na2S2O3
溶液
淀粉溶液
①
②
③
Vx
第4页,本讲稿共17页
关 键 信 息
推 断 结 论
信
息
①
向KI、Na2S2O3与淀粉的
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的K2S2O8溶液,发生反应:
+2I-====
+I2(慢)
I2+ ====2I-+
(快)
要使反应后的溶液颜色确保为蓝色,则反应后必须有I2存在,则应使Na2S2O3耗尽,使K2S2O8与KI生成的I2不被还原
【审题信息·快速推断】
第5页,本讲稿共17页
关 键 信 息
推 断 结 论
信
息
②
根据反应 +2I-
==== +I2(慢)
I2+ ====2I-+
(快)中化学计量数关系
要使第一步反应生成的I2
恰在第二步反应中被还
原,则
=2。使Na2S2O3耗尽,K2S2O8过量,则
第6页,本讲稿共17页
关 键 信 息
推 断 结 论
信
息
③
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应采用“定多变一法”,即控制其他变量相等,只有一个变量改变进行研究
信
息
④
(2)的三个实验中,KI溶液和Na2S2O3溶液的体积分别相等,②与①相比较,减少1 mL
K2S2O8溶液,增加1 mL水,混合液总体积相等
①和②溶液总体积相同,则混合液中KI、Na2S2O3的浓度分别相同,②与①相比,减少了K2S2O8的体积。因此③中K2S2O8溶液体积继续减小,则应再增加水的体积,保证溶液总体积相同
第7页,本讲稿共17页
【规范答案·警示失误】
(1)Na2S2O3 <2
错答:“>2”或“<1”。
错因:没有正确分析Na2S2O3和K2S2O8溶液,哪一种物质应该过量,导致解答错误。
第8页,本讲稿共17页
(2) 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反应物K2S2O8浓度,才能达到对照实验的目的
错答:“保证反应物的浓度改变,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错因:解答变量探究性试题,应保证其他变量相等,只有一个变量发生改变。本题中只有反应物K2S2O8的浓度发生改变。
得分要点:解答本小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理解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的反应过程,体会过量问题。
②确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种物质的浓度。
第9页,本讲稿共17页
【类题试解】
(2013·温州模拟)碱式碳酸铜的成分有多种,其化学式一般可表示为xCu(OH)2·yCuCO3。孔雀石呈绿色,是一种名贵的宝石,其主要成分是Cu(OH)2·CuCO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制取孔雀石的最佳反应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1: mL mol·L-1的Cu(NO3)2溶液、 mL mol·L- mol·L-1的Na2CO3溶液按下表所示体积混合。
第10页,本讲稿共17页
实验记录如下:
编号
V(Na2CO3)/mL
沉淀情况
1
多、蓝色
2
多、蓝色
3
较多、绿色
4
较少、绿色
第11页,本讲稿共17页
实验2:将合适比例的混合物在下表所示温度下反应。
实验记录如下:
编号
反应温
实验分类探究系列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