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的三相组成
第1页,本讲稿共31页
一、土的固相
(一)、成土矿物
(二)、土粒的粒组
(三)、土粒的分析方法
(四)、土粒的级配
第2页,本讲稿共31页
成土矿物
土是岩石风化的产物,土粒
第11页,本讲稿共31页
颗粒分析试验曲线
试验结果可绘制在半对数纸上
纵坐标: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
横坐标:使用对数尺度表示土的粒径,可以把粒径相差上千倍的粗粒都表示出来,尤其能把占总重量少,但对土的性质可能有总要影响的颗粒部分清楚地表达出来
第12页,本讲稿共31页
颗粒分析试验曲线
第13页,本讲稿共31页
颗粒分析试验曲线
第14页,本讲稿共31页
颗粒分析的先进方法-激光颗分
第15页,本讲稿共31页
土粒的级配 -级配的概念
土的级配
指土中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用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
正常级配:土的颗粒大小分布是连续的,曲线坡度是渐变的
不连续级配:土中缺乏某些粒径的土粒,曲线出现水平段
级配良好:粒径分布曲线形状平缓,土粒大小分布范围广,土粒大小不均匀
级配不良:粒径分布曲线形状较陡,土粒大小分布范围窄,土粒均匀
第16页,本讲稿共31页
土粒的级配-级配的概念
为了判别土粒级配是否良好,常用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两个指标来描述粒径曲线的坡度和形状。
分别为粒径曲线纵坐标上小于某粒径含量10%、30%、60%时所对应的粒径
有效粒径
控制粒径
第17页,本讲稿共31页
土粒的级配-颗分曲线分析
土的粒径范围窄,分布曲线陡 ,d10和d60靠近,土的不均匀系数小,表示土粒均匀
土的粒径范围宽,分布曲线缓, d10和d60相距远,土的不均匀系数大,表示土粒不匀
Cu大 不均匀 有细粒土填空 压密度大
Cu小 均匀 无细粒土填空 压密度小
第18页,本讲稿共31页
土粒的级配-颗分曲线分析
对于级配不连续的情况,有时Cu虽然大,但渗透稳定性一样不好,故Cu虽大,但并不表明土粒级配良好,还要用Cc来衡量, Cu和Cc描述了级配曲线整体特征,可描述土级配的好坏。
Cc大
Cc小
台阶分布在
台阶分布在
第19页,本讲稿共31页
土粒的级配-颗分曲线分析
级配的好坏由土粒的均匀程度和粒径分布曲线的形状去定。
规范规定:
同时满足,级配良好
第20页,本讲稿共31页
二、土的液相
土的液相是水及各离子的溶液,其含量及性质明显地影响土,尤其是粘性土的性质,如增加水量,可使土地状态由坚硬变为可塑,甚至成为流动状态的土浆。
土中水可分为结合水、自由水
第21页,本讲稿共31页
结合水:土粒矿物内部的水
存在矿物结晶中的水,只有在高温(大于105℃)下,才能使之从矿物中析出,故可将它视作矿物本身的一部分。
特点:包围在土颗粒四周,不传递静水压力,不能任意流动
第22页,本讲稿共31页
自由水(毛细管水、重力水)
自由水指土粒表面引力作用范围之外的水,与普通水一样,受重力支配,能传递静水压力并具有融解作用 。
第23页,本讲稿共31页
自由水-毛细管水
土中孔隙
细水通道
自由水上升
毛细管水
表面张力
重力
第24页,本讲稿共31页
毛细管水上升高度的影响因素
孔隙大小和形状
粒径尺寸
水的表面张力
第25页,本讲稿共31页
毛细管水-假凝聚力
毛细管压力
负孔隙水压力
可使土粒相互挤紧,可使无粘性土也象有粘聚力似的。由毛细管压力所造成无粘性土间的连接力,称之为假粘聚力 。
沙坑倒塌
第26页,本讲稿共31页
重力水
重力水是在重力和水位差作用下能在土中流动的自由水。它是土中其它类型水的来源。重力水具有融解能力,能传递静水和动水压力,并对土粒起浮力作用 。
应当指出,水是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实用观点,一般认为它不承受剪力,但能承受压力和一定的吸力;同时,说的压缩性很小,在通常所遇到的压力范围内,它的压缩量可以忽略不计
第27页,本讲稿共31页
三、土的气相
与大气相通
无影响,易挤出
与大气不相通(空气、水气、天然气)
压力作用下可压缩或融解
封闭气体对土的性质有较大影响,导致渗透性减小,弹性增大,拖延土的压缩和膨胀变形随时间的发展过程 。
第28页,本讲稿共31页
岩石是由矿物的组成的,按成因岩石可划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成因类型
岩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的三相组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