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教学论文
东巩完全小学电教处:王晓虎
2008年3月31日
独特见解、独家发现是论文的根本价值
论文的写作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
因为教育科研与论文的选题是以身在其中的教育行为作为参照对象的,不断反思和矫正自己的教育话作为结束语:
“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教育可称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
论文“新课程呼唤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讨论是这样的:
小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误区:
误区一: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责,数学教学是课任教师的职责;
误区二: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就能提高课堂效率;
误区三:公开课现形,随堂课匿迹;
讨 论
7、附录和参考文献
例如论文“对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思考和操作性探讨”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定量评价操作实施要点。
三、论文撰写的一般步骤
1、选题与确定题目
2、拟定提纲
3、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4、论文写作
5、推敲修改
1、选题与确定题目
怎样选题?
论文选题是一种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积累、沉淀而逐渐升华的过程
选题必须恰当,如果选题不当,论文就可能“流产”,或没有多大价值。因此选题是论文成败的关键。
选题总的原则是:
第一,要选择客观上有科学价值的问题。
第二,要选择主观上有利于开展研究的问题。
选题要联系实际
当前实际
个人实际
刊物实际
网络资源实际
选题的主要途径
(1)教育发展的方向寻找研究课题。
(2)从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题。
(3)从成功经验中提出课题。
(4)从教育、教学中的疑点发现课题。
(5)以取得的研究成果为起点,跟踪追击。
(6)从教育研究中的薄弱点和空白点寻找研究课题。
选题的角度和途径还有许多,但对于初写论文的教师来说,要注意选题宜实不宜空,宜小不宜大。
选择好课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第一步,也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而且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选题注意问题
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选择自己有浓厚兴趣的题目
选择能够发挥自己业务特长的题目
选择自己占有资料较为充分的的题目
寻找空白点和薄弱环节
要有自己的观点
选题可以与研究课题相结合——为研究课题积累素材
2、拟定提纲
(1)提纲的种类
提纲一般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
①简单提纲。
简单提纲的特点是比较概括,只列出论文各部分的大小标题,对如何具体展开论述则不涉及。一般说来,有一定论文写作经验的研究者,往往只列简单提纲。
②详细提纲。
详细提纲除了列出论文各部分的标题外,还在每一个标题下较为详细地写出所要阐述的内容的要点。因此,详细提纲实际上已近似于一篇论文的摘要。初写论文者,可尽可能地把提纲列得详细些,以便写作时较为顺手。
(2)提纲的要求
①安排好全文的布局。如主要论点与次要论点的排列,论证的逻辑展开等,使论文各部分结构严密,条理清晰,推论合乎逻辑。
②安排好材料的使用。如基本材料和副次材料的排列,各部分、各个论点下需要枚举的材料等。使研究过程中收集和积累下来的大量材料组成一个层次清楚的有机结合的整体,提供具有充分说服力的论据和事实。
③安排好论文的篇幅。如全文大约多少字,各部分大约多少字。有了这个安排,写作时就可以更有计划,避免东拉西扯,离题太远。至于一篇论文到底以多长篇幅为好,这并无规定。
3、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收集资料的内容主要包括:他人对该课题研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主要研究成果,研究的重点,研究的方法,存在的问题。
要了解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待做进一步研究,有争论的问题其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各方的观点是什么,由此才能确立突破点。
收集材料:定向阅读,获取有效知识;资料的可靠性,影响着研究成果的正确与否
主要途径:直接收集 间接收集
直接收集
教学实践是一座丰富的宝藏,有待于人们去挖掘和开采。经常反思自己和别人的教育、教学实践,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也是获取写作资料的有效途径。
要通过反思教学实践去收集写作资料。
首先,要勤于学习。
其次,要勇于实践和探索。
再次,要敏于思考。
最后,要善于记录。
间接收集
利用图书、报刊杂志、网络信息获取资料
资料的处理
收集到的写作材料只是原始材料,并不都能写到论文中去,还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处理。处理资料的方式主要有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评价。
资料的筛选
收集到大量的资料后,第一项工作是筛选,也
怎样写教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