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秉笔直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中的3个认读生字,掌握写字表中的10个生字。
2、引导学生根据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的优秀品格。
3、学会抓住重点词句(忠
1
《秉笔直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中的3个认读生字,掌握写字表中的10个生字。
2、引导学生根据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的优秀品格。
3、学会抓住重点词句(忠实、本分、不屈服),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抓住要点,绘声绘色地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查找关于战国情况的资料,以及国君、竹简、伯、仲、叔、季、相国、太史、齐庄公的解释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歌曲,释词导入。
历史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了解历史才能变得更加聪明。喜欢听历史故事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发生在战国时,齐国的小故事――(板书:《秉笔直书》)。
3
1、解词:秉是什么意思?(掌、握);秉笔直书的意思就是写史书的人正直,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2、《秉笔直书》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文章记叙的是战国时代,相国崔杼杀了国君光,他让太史们写先君是害病死的,太史伯、仲、叔和季宁死也要按照事实写历史。(相机板书:国君、竹简、伯、仲、叔、季、相国、太史、齐庄公。)
3、战国时期离我们太久远了,让我们来了解了解那个时期常用的特殊词语。(国君、竹简、伯、仲、叔、季、相国、太史、齐庄公。)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词义
2、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课文中有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分别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崔杼太史伯、仲、叔、季南史氏)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你觉得崔杼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画出描写崔杼的句子。
(独揽大权、捏造事实、残暴的人)
师:谋杀国君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这样的人会遭到天下人甚至后世几代人的唾骂的,所以崔杼要求记录历史的太史们怎样写这段历史呢?(生:先君是害病死的。)
3
同学们,崔杼杀害了录历史,太史们有按照他的话去做吗?(生:没有)。
2、如果这个位高权重并且非常残暴的崔杼对你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你会怎样做呢?
3、太史们是怎么做的?你觉得太史们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太史们均在竹简上写下了夏五月,崔杼谋杀国君光)
(宁死不屈、不贪生怕死、以死维护了太史本分。)
4、几位太史临死前说了什么话?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
(1)太史伯说的话。
A、太史伯听了崔杼的话,严肃的说: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史的本分,哪能捏造事实,颠倒是非呢? mdash;mdash;相机理解颠倒是非
B、太史伯说:我只有一个脑袋,如果你叫我颠倒是非,我情愿不要这个脑袋。
(2)太史仲说的话。
太史仲面不改色,冷笑着回答:太史只怕不忠
《秉笔直书》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