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
xx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一、工程概况:
泉州市博物馆位于泉州市总体规划中的北峰、丰州组团。北靠清源山、后
厝山,南临西湖公园和305省道,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
公顷,,在基地临北高渠一侧设置较高大乔木绿屏。
(2)整个用地园林化,建筑空间与绿化有机结合,利用草皮、灌木、乔木
等组合成各种形态及不同性质的绿化群落空间。
(3)馆前广场设休闲绿化铺地及旱喷泉、文化柱、雕塑等建筑小品。
8、技术经济指标:
(1)、总用地面积:
(2)、建筑占地面积:
(3)、总建筑面积:
(4)、容积率:
(5)、建筑密度:%
(6)、绿地率:56%
四、综合博物馆设计:
1、平面布局:
利用泉州地区气候常年温和,室内外空间可交溶流通,有利于博览性空间
内外置换。平面布局按传统内庭院式结合露天展示场地设置。南主楼以高大体
5/ 9
量,。
主楼一层为技术层,以展品的整容、美工制作,库藏及研究工作和设备用
房。
二至四层为陈列用房,展室平面逐层双向收缩,四层平面设观景廊,主踏
步直上二层陈列室大厅。
庭院北向三栋副楼分别为500座报告厅和陈列室及行政管理用房。
2、参观交通路线,大空间灵活隔断:
“泉博”属综合性博物馆,区别于一般专题性博物馆的单一性,其路线要有
顺序性相结合的灵和性及可选择性。因此,水平交通路线以双层联廊环道为
主。周边桥廊还可以俯视庭院展品,丰富观览视角的多样性。陈列室由大空间
与专题性陈列室组合,大空间陈列根据布置灵活设置隔断。
环形联廊边栏设“美人靠”,既作交通道路又作为敞开式休息空间。使参观
人群在室内封闭空间漫长行走路线后转换到开放式庭院空间休息调整。这是适
应南方地域布局上的又一特色。
主楼一层及副楼一层行政用房,由于底层跨度较大,设双走道,两侧用房
的走道纵墙用现代半高玻璃磨花隔断,以增加走道的亮度。
3、建筑造型:
体现绚丽多姿现代泉州文化辉煌的“气势”。借鉴传统的“三重檐”的屋面为母
体,结合韵律性极强的叠檐洁化。充分调动“三重檐”的神韵。采用重构手法,
吸取闽南建筑色彩,使“泉博”型体既具现代特色又有传统神韵的泉州文化辉煌
气势的建筑形象。
同时将基本单元元素,在博物馆主体群和副体群延展,变奏构成泉州博物
馆群建筑空间乐章。
泉州博物馆群层层叠檐升起的动感,具有一种气势,体现了层层绚丽的历
史波澜;又意喻重重叠叠涌向新高度的波澜壮阔新的辉煌未来……
6/ 9
五、消防:
、主馆共4层,(檐高),耐火等级为一级。
、建筑周边设6-10m通道,可满足环形消防车道要求。
3、根据建筑面积,将各层分设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均按规范要求设置
疏散楼梯。
六、结构:
1、设计依据
1)基本风压:
2)展厅楼面活荷载:4KN/m2
(3)**基本烈度:按实测计算。
(4)现行的国家有关结构设计规范
2、结构设计
(1)根据新版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泉州市抗震设防按7度进行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
泉州市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