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驳“传统文化”的继承
中
1
驳“传统文化”的继承
中江 刘 鹏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南方某地,有人组织了一批小学生,开了一门叫“读经”的课,要求天真烂漫的孩子熟读“四书五经",同时把这种活动称之为继承传统文化。 (精品文档请下载)
此后,北方某知名大学开场创立国学院,把传统经典都搬了出来,在一个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竞争日趋剧烈的时代引导一群大学生阅读古代的典籍,并称之为“振兴国学”. (精品文档请下载)
最后,所谓儒家大师蒋庆先生跳了出来,要求恢复儒家的国教地位,要求让儒教回归“权利的文化中心”。
…………
读了空间好友、专栏作家冯磊《给“传统文化”继承热泼盆冷水》一文,感慨良多。
冯文阐述实在精辟之至!
凭心而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些东西是值得东西方借鉴或继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却有着许多非常腐朽、甚至是极其反动的东西——这些东西长期以来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束缚了人们创新思维的安康开展。 (精品文档请下载)
2
实际上,对待“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就是一个怎样认识和对待的态度问题。
那该怎样去认识和对待才算正确呢?一句话:批判地汲取,外加开展、更新,使之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个问题,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核心领袖切尔麦·茅有言在先——“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是符合辩证法的原那么! (精品文档请下载)
那么,这样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到了今天仍然会纷争不休呢?究其根源,便是我们的历代祖先、统治者们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并没有真正按照上述原那么去做——要么食古不化的照搬,要么就断章取义地专找有利于自己的东西来宣扬、并且还要普天下的老百姓尊为教条、对原创者顶礼膜拜、奉假设神明! (精品文档请下载)
客观的说,在中国的诸子百家学说中是没有、也根本没必要像汉武帝那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观地将哪一家学说硬行地列为整个民族社会、政治生活的指导思想—-准那么的,中国历代统治者往往出于自身利益集团、而不是最广阔民众--民族利益的考虑,将儒家学说定为安邦治国指导思想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甚而至于是反动的,因为纵览儒家学说中的所谓典籍,其核心思想不外乎是“中庸"二字。正是这一思想使得历代统治者、乃至于国民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祸害千年,从而也就有了今日中国不得不进展的
驳“传统文化”的继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