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改什么?怎么改?.doc供给侧改革改什么?怎么改? “十三五”开局之年,供给侧改革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从去年11月10 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再到 2016 年1月 26 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 都表明这项改革将深刻影响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 制定好方案是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面广, 影响深远, 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正因如此,会议分别听取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人民银行、国资委关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 8 个工作方案思路的汇报。供给侧改革受到多方关注。2月 19 日下午,“中国经济 50 人论坛 201 6 年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召开。此次年会的主题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易纲、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等都发表了各自观点。《中者在现场采访了这些经济界大咖们,他们认为供给侧改革应该改什么?怎么改?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供给侧改革改什么? 消除价格扭曲、消除实现转型的体制性障碍周小川: 结构问题, 特别是实物供给和需求产生的结构性问题反映的就是价格问题, 所以结构性问题就是价格问题, 当然必须有一个有效市场假说。结构改革或者说结构调整也是价格改革和价格调整。这里要有一个例外, 就是市场失效的环节。在市场失效的环节政府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或者发挥更好的作用。之所以说市场有一小部分情况下是无效的, 是因为过去传统的经济存在外部效应, 让市场决定价格可能存在误导。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消除价格扭曲,把价格扭曲改革掉。楼继伟: 在新常态下, 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约束, 在立法和司法层面上有所体现, 很大程度降低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 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最终导致劳动生产率低。最近 10年, 用工制度脱离劳动生产率, 工资刚性上涨, 这使得我们的竞争力越来越不足。当然, 不能说问题就完全是劳动合同法造成的, 下一步应该保证劳动市场灵活性。如果有动力的话, 应该把职业培训和企业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吴敬琏: 我们现在陷入了一个困境, 出现了两个现象。第一个现象投资回报递减。另外一个就是杠杆率不断提高, 蕴藏着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危险。因为供给侧几个因素都在减弱, 一个是人口红利消失, 一个是增加投资难以为继, 潜在增长率下降。在这个震荡下, 处方就是通过纠正资源的错误配置,改变结构恶化的状况和建立兼容的激励机制来调动积极性。把主要依靠投资实现的增长, 转到主要依靠效率提高实现的增长。所以问题的核心和实质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加快经济发展转型成败的关键, 是能不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消除实现转型的体制性障碍。从 1995 年制定“九五”计划以来,正式提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已经 20 年了,但是直到现在转型还没有完全实现。怎么才能解决呢?那就是要全面深化改革, 用全面深化改革消除这些转型的体制机制障碍, 发挥市场
供给侧改革改什么?怎么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