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中期论文
院系:国际商学院
班级:国际商务2015级
姓名:舒首凤
学号:201501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中期论文
院系:国际商学院
班级:国际商务2015级
姓名:舒首凤
学号:2015011
全面“二孩”政策之我见
2015年10月29日,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终于落锤定音,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作用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二孩是指所有夫妇,无论城乡、区域、民族,都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从1980年起,国家就开始提出计划生育的理念,直到1982年把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目的是提高人口素质,实行优生优育,以控制人口增长。继2013年起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又于2015年提出全面二孩的政策,这一政策颁布之后,引起社会广泛的讨论。本文运用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社会系统分析法、矛盾分析法、以及社会实践分析法,在二孩政策的作用、影响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首先从实践的角度来分析,全面“二孩”政策的作用如何。纵向来看,从中国2013年实行单独二孩政策之后,人们的反应情况。据凤凰网2015年11月27日报道,《法制晚报》记者从“第六届中国妇幼保健发展论坛”上获悉,截至2015年9月30日,“单独”二孩累计申请量达185万。这个数据从一定程度上表明,国家政策可以起到一定作用。全面二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口一定量的增长,但是相比宽松的政策,并不会引起迅速的人口增长。横向来看,即从其他亚洲国家实施二孩政策之后的反向分析。据《财经郎眼》节目披露,泰国、日本、新加坡、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随后虽然又像中国现在这样放开,但是并没有引起一个国家生育率的增加,甚至是随着时代发展,生育率持续走低(如下图)。因此,从亚洲其他国家的实践结果来看,全面二孩政策,未必能引起人口大幅度增长。最后就是从现实的角度分析,从政策颁布以来,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据百度新闻报道,60%的有“二孩”计划的人群,都是年龄在35岁以上的高领妇女,这些人收入稳定、抚养能力相对较高,因此说更愿意再生一个孩子。总的来说,让我们回到“二孩”政策的作用,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加人口红利,这样开来,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人口老龄化,但是需要时间,而其中也有很多其他因素会影响到其中作用终究会有多大。
图片来源:《财经郎眼》节目截图
,从经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从经济角度来讲,全面“二孩”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国内的消费,而现在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消费不足,在投资不够强劲、出口不足的情况下,拉动内需成为中国经济的必须选择,而全面“二孩”政策,能够使单独的一个家庭拿出更多的资金用在养育孩子上面,一定程度上是对经济特别是内需的拉动。但是,人们对政策的反应,都会做出相应的选择,会有一个滞后,而经济的增长也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对经济的增长可能并没有那么明显,只是一些涉及母婴用品以及的企业短期内会有
二孩政策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