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F荣获英国最佳制造商荣誉》.pdf浅谈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走出误区,回归本义作者简介: 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会计新领域研究所所长,管理学博士,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应用经济博士后, 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和投资者关系管理。一、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本科化”模式我国现行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本科化”的培养模式。根据笔者以往的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很多高校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存在着诸多问题, 比如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不适当、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建设混乱无序、教学过程与本科生差异不大、师资队伍素质较低、科研训练不足、培养管理水平较低等, 这说明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着严重缺陷, 实质上就是一种“本科化”的培养模式, 这极大地阻碍了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如果听任我国各高校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本科化”模式的推行和泛滥, 这将势必导致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极大贬值, 其最终必将沦落为大众化的本科生教育, 失去研究生教育的本来要义。这样的结果, 一方面将会导致我国原本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另一方面也会造成作为研究生教育成果的会计专业研究生自身价值的降低, 这在根本上将会影响我国培养会计精英人才的战略实施, 削弱我国会计行业和会计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也必将对我国经济建设事业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 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个问题, 加大改革力度, 重塑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 回归研究生教育的本来要义, 为我、高素质的会计精英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二、走出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两大认识误区如前所述, 我国现行的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本科化”的培养模式, 这极大地影响了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也无法实现培养会计精英人才的目标。因此, 必须要寻求突破, 找出形成这种培养模式的成因,进而对症下药,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笔者认为, 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大认识误区,必须对这一问题标本兼治,走出误区,回归本义,才能取得最终的成效。(一)认识误区之一:研究生教育大众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和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战略的实施, 会计专业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日益扩大, 必将会对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带来很多深刻的影响, 于是有人提出研究生教育也应该走大众化教育的观点。对此, 我们认为, 研究生教育不应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领域, 更不是普及的领域。社会永远是分层的, 社会职业也永远是分层的, 当多数或所有适龄青年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时候, 社会便可能从低学历层次向着注重高学历的方向发展, 这也反映了学历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然而, 物以稀为贵, 研究生教育永远是一种社会稀缺资源, 即使规模有所扩大, 人数有所增加, 但终究比例是有限的。因此,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 不会对研究生教育产生过大的冲击。就连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创始人马丁? 特罗也认为,大众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一定要破坏精英高等教育机构及其组成部分, 或者是一定要转变成大众高等教育机构。精英高等教育确实仍在发挥着大众高等教育所不能发挥的作用, 其中的一些功用是教育和训练经过严格选拔的学生, 以使它们适应高标准和高度创造性的脑力工作(马丁? 特罗, 1999 )。因此, 对于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来说, 虽然随着高等教育
KEF荣获英国最佳制造商荣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