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体系建设与银行业务发展.doc营销体系建设与银行业务发展市场营销是商业主体生存的最重要法则,营销体系建设在经营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现代银行业经过 30 多年传承、探索和实践, 已经建立起适应当前发展形势的营销体系; 但与国际银行业高度市场化的营销体系相比, 我国银行业营销体系也存在较多不足。在国际、国内竞争日益加剧, 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 我国银行业营销体系建设还须加速前行。一、我国银行业营销体系建设基本成就我国银行业 30 多年来的实践, 营销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主要有: 一是建立了一支庞大的营销队伍。银行运营理论中, 无论说是“存款立行”还是“贷款立行”,都离不开营销队伍的建立。目前我国银行业营销队伍已比较壮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2012 年报》披露: 201 2 年末, 我国银行业从业人员已达 336 万人。《中国工商银行 2012 年度报告 A股》披露: 2012 年末共有员工 万人( 不含劳务派遣用工 万人), 并按工作性质分为个人银行业务、财会资金与运营管理、公司银行业务、风险及合规管理、管理层、信息科技、其他金融业务、其他类别, 其中个人银行业务和公司银行业务员工占比分别为 % 和 % ;据此推算, 中国工商银行营销类员工至少 万人( 员工总数的 % )。《招商银行 2012 年度报告》披露: 2012 年末共有员工 万人( 含劳务派遣用工 万人) ,按工作职能分为零售银行业务、批发银行业务、综合管理、后勤保障四类; 从分类看, 招商银行贯彻了“大零售”经营理念, 将运营人员归为零售银行业务类别; 如粗略将零售银行业务中客户经理和临柜人员各占一半计算,招商银行营销类员工至少 万人(员工总数的 % );如从“大零售”观念看, 招商银行营销类员工则为 5 万人( 员工总数的 % )。如按 50% 比例计算,银行业营销类员工将达 168 万人。二是产品体系初步形成。打开各银行业机构的门户网站, 可以看到十分鲜明的特色: 银行业机构服务意识已比较到位, 均将各自特色做了突出强调,把各项产品放在十分醒目的位置。除了线上渠道还有待改善外,产品宣传基本与互联网金融的要求相差无几。如: 中国农业银行将产品分为个人服务类、企业服务类、三农服务类、电子银行类、理财服务类和信用卡服务, 其中个人服务类又分为个人存款、个人贷款、支付结算、私人银行、理财服务、借记卡、电子银行、留学金融等服务类别, 各服务类别又有不少金融产品;企业服务类又分为存款服务、融资融信、支付结算、现金管理、交易业务、投资理财、投资银行、托管业务、银行卡、金融市场、金融同业、中小企业、国际业务等服务类别, 各服务类别又包括不少金融产品; 三农服务类又分为三农个人产品和三农对公产品等; 电子银行服务又分为个人网银、企业网银、电话银行、掌上银行、自助银行、电子商务、短信银行、电视银行等服务类别, 各类别也包括不少金融产品; 理财服务又分为理财、基金、保险、债券等多类别产品。其他银行业机构也类似。三是服务意识和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我国银行业商业化运作 20 年来, 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改变, 尤其是零售银行业务发展迅速的近 10 年,银行业服务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如:中国银行网站注重人性化,对大家关
营销体系建设与银行业务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