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第十三届
师德演讲比赛材料
奉献者快乐着
槐林镇中心小学徐玉琴
他,是一位穿梭于村落田间,挥汗如雨,不知疲倦的农夫;
他,是一位甘为人梯的孺子牛,在他痴情的讲坛上,尽心竭力,默默耕耘;
他,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潜心教学,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有着感人肺腑的平凡“小事”。
他的积极达观,无私奉献,先人后己的精神,在这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让这片乡村的父老乡亲深深感动和敬佩着。
初为人师,他便从心底告诫自己,为人师者,既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坚守三尺讲台,四季如一,默默耕耘,让贫瘠的土地长出幼苗,让无知的孩童吮吸知识的雨露,成为祖国未来的希望!
他,就是三十年如一日,扎根乡村的翟大放老师。
翟老师今年五十多岁,从事教育工作已经三十多年了。在这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没误过学生一节课,他每天迎着晨曦走进教室,披星戴月离开校园。只要是朝着校园的方向走去,他立马卸去农活后的疲惫与无奈,精神抖擞,健步如飞,踏入简陋的校园,他好像放上链条的机器,不知疲倦地忙碌着:洒水,扫地。由于教学条件差,他还得兼任校务工作,吃力地搬着挺重的炭炉,捡纸屑,树枝,生火烧水,踏进教室,看着一张张幼稚可爱的脸庞,一双双懵懂而又好奇的眼晴,他的心被震撼了,作为老师,我们面对的不止是几十双求知的眼晴,而是需要用爱来倾注的莘莘学子。每一个孩子都是需要土地滋养的嫩芽,需要在博大无私爱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长成绿树红花,点缀大地。
面对班级那些调皮捣蛋顽劣不爱学习的学生,他从不动气,更不放弃。村西边,一对年近古稀的老人,带着一个刚出生不久就被车祸夺去父母的小孙子晓军,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和正确的引导,这个孩子任性倔强,学习差,不愿与人交往。面对这个孩子,翟老师,悉心教育,耐心引导,三伏酷暑,数九寒天,为了这个可厌又可怜的孩子,他不知为耽误了多少为自己孩子复习功课,为爱人分担家务农活的时间,但是这个孩子并没有因为老师的爱和付出而感动,依然我行我素,顽劣异常,同事们打趣的说:“翟老师,算了,又不是你儿子,值得为这样一个学生煞费苦心吗?”他憨憨一笑,说:“人心都是肉长的,我就不信,他会无动于衷;再说,再坏的孩子都是人生父母养的,这样的孩子更需要倾注心血,浪子回头是个宝嘛!”
又是一个雀噪蝉鸣的夏日午后,翟老师扛着犁,绾着裤脚,带着满身的泥水和疲惫,准备在阴凉屋里,稍作休息,喝口凉水上学去,屁股刚落上板凳,水还没咽下喉咙,就听见学生在屋外大声叫嚷:“不好了,不好了,翟老师,小军他上树捕蝉,从树上掉下来,头摔碎啦,”翟老师吐出凉水,像弹簧一样从板凳上跳起来,没来得及擦把脸,光着脚,就冲出屋子,向小军家里跑去,他抱起满身是血的孩子,不顾脚下滚烫扎脚的石子,赤着脚向医院狂奔而去……
第二天,同学们发现翟老师走路和平时不太一样,课堂上,总是不经意皱起眉头,原来,为了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医院,翟老师满是老茧的脚被石子扎得伤痕累累,血迹斑斑。此时的晓军“嗖”地站起来,两行热泪从脸颊滚落下来,他声嘶力竭地喊道:“老师,你就是我最亲的人,以后,我如果再捣乱,再不好好学习,我就不是人,我对不起您。”
如今,这个孩子已从某重点大学毕业,有着一份满意的工作,当英俊高大的往日学子站在翟老师面前,深情地喊:“老师,您好吗?”他的表情由惊愕转为欣喜,望着眼前已成为社会栋梁的昔日顽童,翟老师不禁热
奉献者 快乐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