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利用数学学具优化课堂教学.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利用数学学具优化课堂教学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 利用数学学具优化课堂教学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1 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小学数学的几何教学中,利用学具教学,让学生学会动手,学会实验,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具体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反映,感知规律,建立表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几何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例如在体积概念教学中,笔者说:“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谁玩过橡皮泥?”学生踊跃举手,纷纷表示玩过。接着,笔者说:“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橡皮泥好不好?”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好!”这个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然后按笔者的要求在一个底部留有一个洞孔的盒中装满橡皮泥,再把一个长方体塞入橡皮泥中,盖紧盒盖,盒中的一些橡皮泥就从底部的洞孔中挤出。笔者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一过程,得出物体占有空间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观察自己的铅笔盒、橡皮等文具,通过观察不同文具所占空间大小,而得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体积的结论。这样,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学具,不但理解了“空间”和“体积”的概念,也对空间观念有了的初步认识。
  2 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内涵包括多方面,既包括数学知识、能力的发展,又包括数学情感(兴趣、自信心和数学观等)的发展。这两个方面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相互促进的,而后者过去对它却不够重视。必须把数学情感作为一个独立的目标和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平等看待。所以,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恰当地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教学中,把学具利用与学习兴趣有机结合,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素质正处于最敏感、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对学习成功渴望的强烈程度,直接导致他们对教师新颖教学方式的期盼。在教学中,笔者精心编辑一些有趣的故事,为学生讲解,先引入话题,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这样的教学活动,既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尤其能培养学生探究数学学习方法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有余数的除法时,让学生拿出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3份、4份、5份……并记录每次分得的根数和剩下的根数,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中发现,在平均分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一种不能分完。在不能均分时,学生就会产生急于想了解为什么会有剩余的问题。笔者就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和列举自己的答案,并进行分组讨论。在广泛讨论后,笔者给学生解释,剩下分不完的就叫做余数,而且余数总比除数小,从而理解和掌握了有余数的除法。
  3 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利用好学具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发挥学具的

利用数学学具优化课堂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1-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