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的读书体会
暑假里,我断断续续地读完了魏书生老师著述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中、下册这两本书,感觉还不错。那上册讲的是什么内容呢?我在网上一搜寻,魏书生老师《,大部分老师不是抱怨新编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繁多教学时间紧感觉压力过大吗?你就可以有选择地教学部分课文,至于其他课文只要把必须掌握的生字词搞懂就行了,时间不就节约出来了?这话好似付校长以前讲过,只是我们当时愚笨没有听进去或者有顾虑而没有这样做。
(精品文档请下载)
……
读完这本书,心里顿觉豁然开朗,有那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当然,这都是自己懒惰造成的。本来,久仰魏书生老师的大名,为什么不早点去找他的相关阐述来细细品读认真学习呢?(精品文档请下载)
还有,读了这部书,我突然觉得教育教学专著并不是高不可攀啊-—这部《班主任工作漫谈》还不是由平时积攒的一个个教育教学故事,,不!应该是可以做到。(精品文档请下载)
再次,这本书提醒了魏书生老师教育教学成功的真谛在于“民主和科学”的班级管理,即学生自治和班规治班。
关于学生自治。他认为:“用孩子心灵深处的能源,去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显然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是的,我们只要能让孩子认同这个班级,就能自主地树立起真正的主人翁意识,真正让班级处于“自治”的状态。(精品文档请下载)
魏书生老师身兼数职,常常外出开会学均外出开会达4个月之久,却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一学期教材他用30多课时就讲完了;平时他不批作业,不改作文,但他学生的升学成绩却能比重点中学平均高7。8分
……面对这一切,人们不禁要问:魏书生老师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精品文档请下载)
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发现他成功的秘诀在于高效率的班级管理。主要表达在 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竞赛机制。
为了让学生有效利用时间,他要求学生学会控制“三闲”(闲话、闲事、闲思),每天晚上入睡前要自己反省,自己跟自己比赛,争取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而且,每周都要选出“闲话能手",进展批评教育,这在全班就形成了一个共识:我要努力,少说闲话,争取不要戴上这个臭帽子。(精品文档请下载)
为了培养学生的效率感,他设立了“高效学习日",几乎每天都要开展“一分钟”竞赛活动。比方“一分钟朗读比赛”、“一分钟速读竞赛"、“一分钟跳读比赛”、“一分钟听力比赛”、“一分钟抄写比赛”等等,甚至于班级调换位置、收取杂费也要进展比赛。(精品文档请下载)
为了促进后进生进步,他要求老师要和后进生组成“一帮一”互助组。其他同学看到昔日的后进生都进步了,就会在班级产生无形的压力:他这样的后进生都能进步,我也不能落下,得赶快加油啊.(精品文档请下载)
可以这样说,在他的班级里,无论在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表达了两个字:竞赛。
二是代谢机制.
魏书生老师虽然直接参和指导班级管理活动,但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学生。除了常务班长一职比较固定不变之外,其他班委都具有灵敏性。班委里的各个成员必须对常务班长负责,假设谁渎职,常务班长有权利自由任免;他还设立了值周班长(自报,班主任审批,轮值两周)、值日班长(按学号轮值),这样,不同的职责,共同负责班级各种事务的处理.
我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的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