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著》读后感
教育家陶行知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我们学校里也常看到这句名言。作为一位老师,读了陶先生的文章,我有几点体会:
一、陶先《陶行知教育名著》读后感
教育家陶行知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我们学校里也常看到这句名言。作为一位老师,读了陶先生的文章,我有几点体会:
一、陶先生是热爱学习的楷模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老师的殷切期望。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建筑人格长城的根底,就是道德。一个集体的成员,假设人人以集体利益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为集体着想,那么这个集体会越来越壮大,这个集体定是有希望的集体。否那么,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那么集体的根本必然动摇。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 “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安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精品文档请下载)
作为一名老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如今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应有一种危机感。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怀进取心,
陶先生说的那样:“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群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的专,也要学的博.” 人类开展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肩负着消费新知识,传递新知识的老师队伍建立永无止境。老师要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就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开展自己,完善自己。(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陶行知是热爱学生的典范
读陶行知文章,他的平易近人、热爱学生,在书中处处能感受到。在《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一文中他说道:“我虽觉得我有好多地方可以帮助诸位,但指志针确是有些不敢当。我和诸位同是在乡村里摸路的人。我们的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一席话,不仅使人感到他非常谦虚,更表达陶先生求真、务实的态度,既不夸大自己的作用,也不轻视自己的作用。在给《吴立邦小朋友的信》中,他写到:“平时得了小孩子的一封信,如获奇宝:看过了即刻就写回信:回了信就把它好好地收藏起来。每逢疲倦的时候,又把它翻开一读,,你是我精神泉源!”一个不是真心关心儿童、从内心保护儿童的成年人是不会有这样的感受的。一个孩子给他的信,陶先生都给予这样认真的回复,待人之诚恳、做事之认真可见一般.(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陶行知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和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
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认为好的
陶行知教育名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