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wèntí) :
为什么要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中通常分析学习者的哪些特征?这些(zhèxiē)特征会对学习产生哪些影响?
如何获取学习者特征的相关信息?如何分析学习者特征?
第1页/共56页
第一页,共57页。
传播龄特征:
前运算阶段(2~7岁):
知觉的集中倾向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义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缺乏(quēfá)抽象性,如A>B,B>C则A>C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
假设-演绎思维、抽象思维、系统思维
1、心理发展(fāzhǎn)的年龄特征(发生认识论)
第10页/共56页
第十页,共57页。
启示(qǐshì):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学说表明,学
习者的认识和思维发展过程都是从具体到抽象。
根据(gēnjù)该观点,教学系统设计中应将具体的事物或
概念作为认识抽象事物的基础,引导学习者的思
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经验之塔)
第11页/共56页
第十一页,共57页。
2、不同阶段学生智能、情感发展的一般(yībān)特征(专题文献研读)
小学生发展的一般特征(tèzhēng)
中学生发展的一般特征(tèzhēng)
大学生发展的一般特征(tèzhēng)
成人学习者的特点
第12页/共56页
第十二页,共57页。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学习材料与认知结构之关系)
认识(rèn shi)结构和认知结构变量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能回想起来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
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可利用性、可分辨性、稳固性。
3、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分析(fēnxī)
第13页/共56页
第十三页,共57页。
认知结构分析(fēnxī)有什么意义?
掌握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是设计过程和资源(zīyuán)的前提。
了解学习者新旧知识结构之间的关联,有利于教学设计者对内容进行安排
了解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可以为教学设计者进行内容设计和表现提供一种参考和预设。
如何分析??
判断学习者认知结构的技术---概念图
概念图就是(jiùshì)一种知识结构的表现方式。
第14页/共56页
第十四页,共57页。
4、学分析:初始(chū shǐ)能力分析
任何一个学习者都是把他原来所学的知识、技能、态度带入新的学习过程(guòchéng)中,因此教学系统设计者必须了解学习者原来具有的知识、技能、态度,我们称之为起点水平或起点能力。
起点水平分析包括下述三方面:
1、对预备(yùbèi)技能(prerequisite skills )的分析:即了解学习者是否具备了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2、对目标技能(target skills)的分析,即了解学习者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与技能。
3、对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态度的分析,如是否存在偏见或误解。
第15页/共56页
第十五页,共57页。
根据内容分析来预测初始能力(预备技能与教学起点)
根据预测来确定目标技能,如英语分班考试
使用(shǐyòng)态度量表来确定学习态度
如何(rúhé)分析?
第16页/共56页
第十六页,共57页。
预备技能与教学(jiāo xué)起点
利用学习内容分析结果、预测方法(fāngfǎ)设定教学起点
不同学习群体教学起点不同
第17页/共56页
第十七页,共57页。
预备技能(jìnéng)分析图
起点线
以起点线以下的知识、技能作为先决技能,并以此为依据编写预备技能的预测题。
第18页/共56页
第十八页,共57页。
对预备(yùbèi)技能的测试
教学目标:能列直式计算三个两位数的加法
掌握进位原理
能储存两个数相加之和,再加第三个数
设定的教学起点
掌握简单加法的概念
能进行一位数加法
懂得数位的概念
知道两位数的名称
懂得数的概念
知道0到9各数的名称
预备技能(编写测试项目的依据)
图:预备技能测试所包括的知识与技能
第19页/共56页
第十九页,共57页。
辨 认 一 段 文 章 中 的 动 词 和 名 词
把句子中的动词归类
把句子中的名词归类
辨别动词
辨别名词
将句子归类
辨别“词”
认识字母
教学起点
教学起点的确定
第20页/共56页
第二十页,共57页。
教 学 目 标:电 视
学习者特征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