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67+(8+16+8)架空顶进施工方案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黄韩侯铁路(山西段)工程HHXS-1标
新建框架桥工程概况
本桥位于河津—清涧区间,为高龙路下穿既有黄韩侯线及新增二线而设,设计中心里程为K初步安装就位的I100工便梁
每隔3米穿
一根钢枕
第二步:安装H20钢枕
工便梁纵梁之间,采用H20钢枕连接,L=,按砼枕间距,每孔砼枕穿一根钢枕。
利用行车间隙进行安装,按工务“隔六穿一”的原则,从两边向中间穿,开挖一孔穿一根,穿一根加固一根,与钢轨接触面处垫杂木板和橡胶垫,连接两端采用高强螺栓与纵梁紧固,其扭距必须达到80-140N·m。
在穿钢枕时,如果列车通过,则提前用木枕将轨枕底打紧支好。
纵梁与钢枕联结方式
用钢枕固定钢轨
Ⅰ
纵梁与横梁连接节点
Ⅰ
Ⅰ
钢轨
绝缘胶垫
I100纵梁
H70×30型钢横抬梁(
¢22∪型螺栓
既有砼枕
Ⅰ
215
215
线路中心线
便梁中心线
便梁中心线
I100纵梁
注:1、本图标注除另有标明外均为cm。
第三步:安装H70横抬梁
主架空区横抬梁采用7组等强度H70型钢,长度16米,由2根8m长H70型钢用螺栓和夹板等强度联结组成。
,每组1根。横梁挖好一根,穿一根,加固一根,与支撑桩上的纵梁用U形螺栓联在一起。
为防止线路横移,横梁右端延伸于抗移桩上的工字钢冠梁上,左端用倒链和钢丝绳将纵梁与桥顶板上的钢筋拉环联结,顶进过程中随顶随拉紧倒链,限制线路横移。
横抬梁与基本轨之间垫竹胶板和橡胶垫,避免基本轨与横抬梁之间的硬接触。横梁接头处用腹板和上下夹板等强度螺栓联结。
H70横抬梁与纵梁联结方式
第三步:安装H70横抬梁
考虑到桥体在缓和曲线上的超高渐变约为20mm,超高渐变对线路架空影响不大。但为彻底消除架空体系对超高渐变的影响,采用如下措施:在横抬梁与工便梁之间加垫一定厚度的竹胶板,顺应超高渐变的要求,保证原有线路的超高不变,确保行车顺畅。
日常维护与线路控制
线路加固完毕,要严格检查线路的方向、水平、轨距及加固螺栓扣件是否松动,料具是否侵限,道砟是否稳固等,做到每过一次列车检查一遍,并做好现场记录。使用过程中应随时检查,上紧松动的螺栓。
轨距控制:因砼枕原位不动,不抽换,其轨距一靠砼枕来控制,二靠钢枕上的钢轨扣件来控制,确保轨距符合要求。
线路的横向控制:由于钢枕上都有钢轨扣件,钢枕与纵梁相联结,使线路固定在工便梁之间,不致发生横向移动。
通过上述措施,纵梁、横梁、线路形成一个整体结构,能确保线路不变形。
线路加固完毕后,线路设备要进行整体检修,昼夜监护,列车通过一趟检修一遍,保证线路几何尺寸不超限,对连接螺栓扣件、U型螺栓同样过一趟车复紧一遍,扭距必须达到80-140N·m,以保证加固期间的行车安全。
桥体顶进
顶进注意事项:
顶进桥身应在列车运行间隙进行,严禁在列车通过线路时顶进。
顶进时,顶柱和后背上不准站人,以防止顶柱弓起崩出或后背意外伤人。
每班交接前,对千斤顶、油泵液压系统、顶柱、后背、刃脚和平台等设备,要经过检查保持设备状态良好,掌握桥身当时的方向及高程状况后,才能开始操作继续顶进。
桥体顶进
顶进前准备工作
1、安设和调试顶进设备
2、线路加固检查
3、顶进设备的检查
4、设置观察站并安装观测仪器
5、安全防护
拆除线路加固设备
拆除顺序为:桥侧夯填→补充道碴→抽换桥枕→从一侧拆除钢枕、横抬梁同时补充道碴并修整→拆除纵梁→整修线路→线路稳定整修→恢复正点运输。
桥体就位后立即整修线路,如桥两侧有超挖或塌方现象,要回填A组填料,直到夯平填实为止;随即补充道碴,要捣固密实;线路恢复与换铺桥枕同步进行;抽撤钢枕、横抬梁和方枕,按隔六抽一的原则,抽一根钢枕、横抬梁换一根桥枕,每换一根桥枕要随即补充道碴并用电镐把道碴捣固密实,然后再抽另一根。
阶梯提速条件:顶进结束恢复线路后12小时内限速45km/h,限速60m/h 24小时, 限速80m/h 24小时后恢复正常行车速度。具体施工日期及慢行条件按路局批准的慢行计划执行。
路基压浆
顶进过程中会对结构边墙两侧路基产生扰动,采用压浆对顶进就位后受扰动路基进行处理,增加路基密实度。
为不影响行车,在桥体顶进前,在边墙外侧预留Ф42mm注浆管,管身预留Ф8mm注浆孔,间距1米,共3排45孔。
水平注浆时从下往上,减少浆液流失。注浆压力采用1~2Mpa,水泥浆水灰比1:。
电缆槽及栏杆
在线路恢复正常后在框架桥两侧设双侧钢栏杆,栏杆内侧设挡碴板和两室电缆槽,出入口设C30混凝土的八字墙与道路路基边坡顺接,保证路基安全稳定。
桥面排水与防撞角钢
挡水墙
框架桥顶进到位后在桥
高龙路方案11月1日教学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