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清水镇中心小学两基工作自查报告
一、学校简介
大竹县清水镇中心校,是一所拥有七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全日制学校,坐落在距竹城仅13公里的清水场镇。现有两个校点即老校区〔一部〕和新校区〔原乡初级中学所在地,已撤并〕部〔二部〕。房
学校没有D级危房。
B18生均校舍面积〔平方米〕
〔1〕学校占地面积15550平方米,现有校舍面积5838平方米,生均校园校舍面积。
B19全寄宿制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平方米〕
我校无寄宿制学生。
B20教学仪器配备率。
建有一类实验室,教学仪器配备基本到达相应标准,实验开出率为100%。建有远程教育资源卫星地面接收站,文体卫教学设备齐全。
B21生均图书
〔2〕图书室藏书22990册,生均11册;
B22班额
我校基本消除超大班现象。
B23教学附属设施
,配备有操场、室内活动场所、图书、音乐、美术、体育、劳技、实验、信息技术等专用教室。
A5教育经费
B24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
〔1〕2008年财政拨款 ,2009年财政拨款,。
〔2〕生均公用经费2008年255元, 2009 年350元,2010年363元。
〔3〕教师平均工资2008年23628元,2009年34388元, 2010年32592元。
B25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
〔1〕2008年开始全面免除学生课本费、杂费。
〔2〕合理利用资金,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3〕教职工工资实行了绩效管理体制,教师工资能足额发放。
B27普九债务
2007年底我校普九债务52万元已化解完毕。
B28学校经费预算编制。
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编制年初预算,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年终做到决算准确。
B29收费管理。
学校做到了按政策性收费,无乱收滥支现象。
A6教育质量
B30标准办学行为
按川教[2009]249号文件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没有设立重点校和重点班,没下达升学指标。
B31学生德育工作、体育工作、艺术、科技、劳动、国防、安全、法制教育
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假设干意见》文件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落实中发[2007]7号文件,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关规定,加强和改良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B33毕业班学生毕业率
毕业率100%。
A7学校管理工作
B34常规管理
落实《关于加强普通中小学常规管理的意见〔实行〕》,学校规章制度健全,执行情况良好。
B35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净化。
B36安全管理
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应急机制。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好。校园内无安全隐患。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三、实施“两基”的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精心部署
我校始终将“两基”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地位并列入议事日程,成立了“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具体负责“两基迎国检”业务工作。
组长:饶龙光〔校长〕
副组长:黄佳生 杨威
成员:罗联元 李瑞良 潘玉梅 刘书芬 黄高波 王建军
何载挺 李 季 邱宗凤 刘尚兵 周世治
组织全体教职职工认真学习,明确“两基”工作的意义和具体操作程序,使“两基”工作成为全校性活动,步入标准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做到“两基”有主管、项目有分管、事事有主办,使“两基”工作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
为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做好“两基”迎接国检工作的积极性,学校要求做到四个到位,一个确保:即宣传到位、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行动到位;确保“两基”工作以高质量、高水平顺利通过国检。
1、宣传到位。学校利用教师会、板报、校园广播、宣传标语等渠道大力宣传“两基”稳固与提高工作的重要性,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规政策,并与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紧密结合,从而使这项工作得到广泛的舆论支持。
2、认识到位。由于广泛宣传,广阔教师高度关注、积极配合,都决心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把“两基”迎国检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
3、领导到位。学校接到迎国检任务以来,立即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实行板块负责,责任到人。做到目标明确,工作开展顺利,并确保与教育教学工作同步推进,两不误,两促进。
4、行动到位。为了建立健全各种档案、资料,发动广阔教师加班加点,及时做好各种表、册、卡、图的建档工作。通过检查落实,校长身先士卒,与其他人员同等分担任务,积极协调工作,同心协力解决大小问题,坚决杜绝辍学生
大竹县清水镇中心小学两基工作自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