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江苏省的中考诗词赏析.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
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
离心不忍听边马,往事应须问塞鸿。
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
这首诗首联,落笔即写登楼所见,一幅边地典型画面呈现读者面前。这边城屹立在苍莽的崇山峻岭之中,寒风劲吹,城楼旗幡被风吹得噼啪作响。“怅望”二字表明诗人正受着四周环境的感染,心中正蕴涵着一股抑郁之气。
3感弄猴人赐朱绂
罗隐〔唐代〕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罗隐这首诗,用作者自己和孙供奉的不同遭受作显明对比,以自我讽嘲的方式发感慨,泄愤懑,揭露抨击皇帝的昏庸荒诞。
江苏省的中考诗词3
1焚书坑
罗隐〔唐代〕
千载遗踪一窖尘,路傍耕者亦伤神。
祖龙算事浑乖角,将谓诗书活得人。
这是一首干脆歌咏历史题材,表达作者争论见解的咏史诗。它跳出了一般咏史诗的窠臼,从另一个角度写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含蓄而有新意。
2蜂
罗隐〔唐代〕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的咏物诗“切于物”而“不粘于物”,往往别出心裁,独具寓意,讽刺深峻犀利又耐人寻味。清沈祥龙《论词随笔》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予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罗隐正是在对物象深化细致的视察基础之上,对所咏之物融进他剧烈的家国之忧与身世之慨,刺时讽世使得其能在晚唐诗坛脱颖而出。《蜂》通过吟咏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用这一自然现象,表现了他对社会和历史问题的思索。










3自遣
罗隐〔唐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该诗胜利地塑造一个活脱脱的呼之欲出的纵酒高歌的旷士形象。这个形象虽有政治上失意后颓唐的一面,而其中愤世嫉俗的品行颇得人们赞美。他除了反映旧时代学问分子一种变态的心理外,而通过人物的形象也状写出了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
江苏省的中考诗词4
1示儿
陆游〔宋代〕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始终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旧未变更初衷。从诗中可以领悟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厚、热情、真挚!也凝合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定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念。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叮嘱着儿子,无比光明正大,激烈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2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宋代〕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力以赴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

江苏省的中考诗词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aha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2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