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秋季育儿全攻略.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
秋季育儿全攻略
秋季育儿全攻略

黄宗瀚
秋燥润肺
夏天过后,先谈谈秋天的节气,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2
秋季育儿全攻略
秋季育儿全攻略

黄宗瀚
秋燥润肺
夏天过后,先谈谈秋天的节气,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从农历的七月开始,气候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在秋天的前45天,是立秋、处暑、白露,此时的气候特点是:一则暑热未消,秋阳似火,另一方面则早晚有秋凉;
在秋天的后45天,是秋分、寒露、霜降,此时的气候特点是:暑热已消,秋凉渐渐加重而转寒。此时阴气不断增加,主要气候特点为秋燥,自然界变化由生长转为收藏。这是秋季收敛之气,此时饮食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才不至于肝气犯肺。因秋气燥,容易有咳嗽少痰、咽干不适、鼻燥口干、手脚心热等症状,所以要滋阴润肺,耍多喝水且宜食麻(芝麻)以润其燥,禁冷饮及穿寒湿内衣。
秋燥之气以中秋为界,又有“温燥”与“凉燥”之分。如秋初久晴无雨,秋阳暴烈,属温燥性质。深秋初凉,西风肃杀,属凉燥性质。但无论温燥、凉燥,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其特征。
秋天食材药材宜忌
小儿养生应顺应节气转向收敛、降气、润燥、抑肺扶肝,增酸减辛。秋天要少吃辛味的葱、姜、蒜、辣椒,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多喝开水、豆浆、果汁,新鲜蔬果具润燥通便的功能且富含水分,多食可补津液。常用中药有沙参、天冬、麦冬、石斛、百合、地黄、玉竹、甜杏仁、女贞子,玄参,大枣,川贝母、白果、西洋参、黄耆、党参、白术、人参、茯苓、苍术、薏苡仁。至于秋季养生蔬果则有梨子、柿子、甘蔗、枇杷、胡萝卜及莲藕等。
小儿药膳方
生脉饮:西洋参5克、麦冬15克,五味子5克,加水适量煎服,可当茶饮,具有润肺、双补气阴两虚的效果。
沙参饮:玉竹、沙参、百合各30克,洗净后,加水适量煎成汤汁,取汁加冰糖适量调服。
2
贝母食疗方:川贝母3克、冰糖9克,塞入已去籽核的大梨中,绑好后,隔水蒸熟,每天吃两次,每次半颗,连服二至三天。以上药膳可治初秋温燥咳嗽,口渴及咽干等。
莲藕茶:莲藕粉热水冲泡后喝下,适合腹泻后肠胃不适的人,有退热整肠的功能。
桂花红茶:将一般红茶包和桂花少许泡成茶饮用。适合阴虚易汗入睡较差小儿。
绿豆加红豆:将绿豆和红豆用1:1的比例煮成汤,也可加一点薏仁,就可变成可退燥热又不会太寒凉的早秋饮品。
各类润燥膏:
枇杷膏:由枇杷叶制成。功能清肺润燥,止咳化痰,适用于肺热燥咳。
雪梨膏:由大雪梨制成。功能养阴润肺,清燥止咳,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二冬膏:由天冬、麦冬制成。二冬均为甘寒清润之品,都具有养阴润肺之功。
银耳茶:银耳20克、茶叶5克、冰糖20克。先将银耳洗净加水与冰糖c勿用绵白糖)炖熟;
再将茶叶泡5分钟取汁和入银耳汤,搅拌均匀服用。有滋阴降火,润肺止咳之功,适用于阴虚咳嗽。

秋季育儿全攻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