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案例反思:“老师,我不睡觉”.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师姓名: 鲍伯君
“老师,我不睡觉”
案例背景
颜颜是个乖巧听话的但也很有主意的女孩子,平时经常9点多才来幼儿园,而且往往在来园的时候会出现严重的哭闹现象,大概20分钟左右就会恢复正常和伙伴一起玩,来园时经常和老师说的
教师姓名: 鲍伯君
“老师,我不睡觉”
案例背景
颜颜是个乖巧听话的但也很有主意的女孩子,平时经常9点多才来幼儿园,而且往往在来园的时候会出现严重的哭闹现象,大概20分钟左右就会恢复正常和伙伴一起玩,来园时经常和老师说的一句话就是:“老师,我不睡觉!”
案例描述
哎,“颜颜又没有睡着,怎么办呢?”这个问题从下学期开始就一直困扰着我。
每天来到幼儿园,颜颜就是跟老师说:“我不睡觉,我不睡觉!”
一开始,老师总是安慰她:“不睡觉,我们就在床上躺一会。”
然后中午就会看到颜颜睁着可怜的大眼睛,眼巴巴的看着老师,她也不会吵闹、不影响其他小朋友,但是这样就更让老师心疼。
案例分析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儿”,所谓“打盹儿”,就是短时间的睡眠,多指午睡。无疑,午睡有利于孩子的健康。
然而,很显然,午睡对于我们班的颜颜来说是“不来电”的,我也曾想不顾孩子的想法,逼迫她入睡,但这样的念头很快被打消了,因为我不想因为我的疏忽,造成一个不健康的幼儿。
经过观察分析,我发现颜颜存在午睡障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原因,颜颜爱晚来,起的晚导致中午不困很难入睡;二是心理原因,幼儿从家庭走进幼儿园,他们依恋的父母及亲人、熟悉的家庭环境和以自我以中心的生活习惯一下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幼儿园和陌生的集体生活。这种巨大的变化使他们有一种被抛弃的恐惧感,心理失去平衡,从而感到焦急、不安、不愉快,产生分离焦虑,进而转移到午睡上,小伙伴游戏后,午睡是个安静的环节,依恋情绪便也被勾起来了。
解决措施
。三岁半左右的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有限,我便及时地给予帮助,提醒或帮助幼儿睡前小便,解决脱衣、铺被等困难,为她解决后顾之忧。
。放优美、平和的音乐帮助幼儿入睡,用音乐舒缓和旋律来感染幼儿,潜移默化地稳定幼儿的情绪。
。幼儿渴望大人搂抱,即使长大了,也喜欢靠着成人。幼儿午睡时我常常扮演幼儿家长的角色,轻轻拍着爱哭的幼儿入睡,使他们深深地感到,老师喜欢我,老师和妈妈一样好,从而信任、喜欢和亲近老师,产生愉快和情感,哭闹也就随即停止。
。幼儿的情感纯洁而真挚,对可爱的小狗、小猫和小兔等

案例反思:“老师,我不睡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c69885
  • 文件大小346 KB
  • 时间202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