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气水平运动风.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气水平运动风
第1页,本讲稿共36页
巩固测验:
1、月球表面,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可达1270C,夜晚则降到-1830C,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阳辐
山谷风的形成
第16页,本讲稿共36页
上升气流
市区
郊区
郊区
由郊区流向市区
由郊区流向市区



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城市风的形成
第17页,本讲稿共36页
城市风的形成
温度高
温度低
探究:
卫星城或有污染的工厂应布局在哪里? 防护带呢?
A
B
C
A
B或C
D
第18页,本讲稿共36页
“沿海地区近地面大气运动示意图”,其中画法正确的有( )
聚焦
BC
第19页,本讲稿共36页
近地面
1000千米
1
2
3
4
5
A
B
2、近地面受热不均,等压
面发生弯曲;高凸为高(压)
低凹为低(压)。
1、受热,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相反)为高压;遇冷则相反;
受热
冷却
思考:
1、图中,1、2、3点的气压高低?
2、A、B、2、3点间的空气流动方向?
3、若只告诉你近地面或高空的等压线,怎样推知TA、TB的高低?
P2>P1>P3
A点与B点呢?A点与2点呢?
顺时针
TA>TB
第20页,本讲稿共36页
例、读低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2、若a、b、c、d、e为不同的温度值,则甲、乙、丙、丁四地气压值大小的关系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甲﹥乙﹥丁﹥丙 D、乙﹥甲﹥丙﹥丁
3、若a、b、c、d、e为不同的气压值,则甲、乙、丙、丁的气流运动方向为:
A、甲→乙→丁→丙→甲
B、丁→丙→甲→乙→丁
C、乙→丙→甲→丁→乙
D、乙→甲→丙→丁→乙


高压
高压
低压
低压
C
高压
低压
高压
低压
D
第21页,本讲稿共36页
学住风形成的直接原因
2、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的影响。
3、理解近地面风、高空风的形成,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
4、等压线的简单阅读,会画并判断风向,会判断风力大小及原因。
第22页,本讲稿共36页
(1)风的基本要素
①-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②-风速:风力的大小。
2、大气水平运动——风
(2)风形成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第23页,本讲稿共36页
1008
1010
1006
(百帕)
高压
低压
①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
(3)三种不同的力对风的影响
风向-----与等压线垂直,并由高压指向低压
第24页,本讲稿共36页
525
530
520
515
510
505
(百帕)
②高空风的形成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北半球
方向垂直于运动方向,南左北右, 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第25页,本讲稿共36页
1012/hpa
1010
1008
1006
南半球高空大气的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相反。
第26页,本讲稿共36页
1008
1010
1006
1004
1002
1000
(百帕)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③近地面风的形成
北半球
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大小取决于地表的粗糙程度。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第27页,本讲稿共36页
600/hpa
598
596
594
南半球近地面大气的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南

大气水平运动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4.31 MB
  • 时间202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