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技术交底记录
技术交底记录
西外环路框架桥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类别
安全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内容及要求:
1、西外环路框架桥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2、严格执行交底
主要内容(不得大于40°;
,,且不得大于2mm。
外观检查结果,当有1个接头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全部接头进行检查,剔出不合格接头,切除热影响区后重新焊接。
焊接后稍冷却才能松开电极钳口,取出钢筋时必须平稳,以免接头弯折。
,覆盖彩条布并压实。
3、钢筋绑扎
(1)加工完成的钢筋由钢筋加工场通过机械和人员运输,运送至施工的框架桥垫层上。钢筋按照设计钢筋骨架位置进行摆放,控制好钢筋间距与接头数量,先摆放好底板下部钢筋,施工人员再通过脚手架在上部将两排竖向钢筋进行绑扎固定,然后绑扎分部钢筋并在两侧架设架管使钢筋骨架稳固,再进行底板上部钢筋及其它钢筋绑扎。
(2)框架身按正向每米配置8排骨架钢筋,其排列顺序为①②③④①②③④,,框架始末端需用①或③骨架。
6 / 13
(3)钢筋保护层厚度为4cm,可适当调整始末排钢筋间距,使其净保护层为4-5cm。
(4)主筋骨架中,当顶底板主筋三根程束布置时,至于钢筋束内侧的弯筋,(d为钢筋直径)。
(5)其中,在出站大厅和进站大厅框架桥施工时。当框架与上部结构立柱相接时,边墙、中墙竖向钢筋可用立柱钢筋替代,但是钢筋根数不得小于框架骨架钢筋数。
(二)满堂支架施工工艺
1、满堂支架的布置形式
(1)满堂支架用碗扣式脚手架,支架搭设宽度为13m,高度为,长度按照分节段涵身长度确定。支架自上而下其结构为竹胶板、纵向方木、横向方木、顶托、碗扣支架立杆、底托、底托支撑方木。脚手架应按立杆、横杆、斜杆的顺序逐层搭设,每次上升高度不大于3米。底托直径为φ38mm,长600mm,可调长度为350mm。为了保持底托横向稳定性,一般控制在200mm左右,顶托插入钢管时的长度不得小于300mm。底托下纵向设置10×10cm支撑方木。
(2)顶板下立杆纵横向间距均为90cm,上下步距为。支架纵横向及水平向均设置剪刀撑,纵横向剪刀撑水平距离不超过,水平方向剪刀撑垂直距离不超过。边中墙模板以支架为依托。所有脚手架均设置扫地杆,高度为20cm。
8 / 13
2、满堂支架搭设
(1)施工时严格控制竖杆的垂直度以及扫地杆和剪力撑的数量和间距。接头是立杆同横杆、斜杆的连接装置,应确保接头锁紧。搭设时,先将上碗扣搁置在限位销上,将横杆、斜杆等接头插入下碗扣,使接头弧面与立杆密贴,待全部接头插入后,将上碗扣套下,并用榔头顺时针沿切线敲击上碗扣凸头,直至上碗扣被限位销卡紧不再转动为止。
(2)支架搭设顺序是:立杆→横杆→接头锁紧→脚手板→上层立杆→立杆连接销→横杆→斜撑。
(3)支架组装以4人为一小组,其中二人递料,另外二人共同配合组装。组装时,要求至少二层向同一方向,或由中间向两边推进,不得从两边向中间合拢组装。
(4)支架搭设以高度方向每3m为一个验收单元,每搭设3m高度必须经工程部验收通过后方可继续搭设。
8 / 13
(三)模板施工工艺
(1)模板采用竹胶板,厚度为15mm。底模下为横纵向支撑方木,横向方木在下,纵向方木在上,方木截面尺寸为10cm×10cm,纵向方木间距为30cm。横向方木搭接接头应尽量设置在脚手架顶托上,如不能设置在脚手架顶托上,则应在搭接接头两个侧面帮钉木条进行加固。纵向方木搭接接头尽量设置在横向方木上,否则进行同样加固处理。
(2)边中墙模板外侧依次为水平方木和竖向方木,水平方木间距为,竖向方木间距为,水平方木直接承受模板侧压力。模板设拉筋固定,拉筋眼直径22mm,采用20mm拉筋,拉筋上下间距75cm,纵向间距60cm。
(3)模板安装前需先搭设脚手架及施工脚架板、安全防护网,并检查底模支架标高是否正确。模板安装过程中,模板要随时与方木钉牢,防止风大,模板刮飞伤人。所有模板拼装完毕后,要检查模板的错牙、密封情况。对模板错牙要通过在模板后方加设支垫消除;对模板密封不严的要涂腻子填塞。混凝土浇筑前需对底模上杂物进行清理,等清理完杂物后封堵。
(四)混凝土施工工艺
(1)混凝土采用商砼,用混凝土运输罐车运至工地,用混凝土汽车泵送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40P8。框架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至底板倒角上50cm,第二次浇筑侧墙及顶板混凝土。
(2)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清理干净,检查模板加固情况,检
框架桥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