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混合》高效课堂导学案
课时目的:
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展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经历从详细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的数学问题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含义.
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才能.
打破重难点《加减混合》高效课堂导学案
课时目的:
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展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经历从详细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的数学问题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含义.
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才能.
打破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
打破方法:用情境演示和老师示范演算的过程,使学生明确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
难点: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
打破方法:通过情境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加减算式的含义。
学生学法:采用学具操作法帮助理解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让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呀?(生:想!)
师:假设想就要会算下面的连加和连减哦!(出示口算题)
2+2+1= 3+4+2= 10-0—2= 8-5-3=
学生答复后,请个别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
师:看来大家对前面学习的连加、连减掌握得不错。?(生:想!)
师:那我们就一起去参观一下吧!
新授课
教学先加后减(出示教学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学生汇报:湖里有4只天鹅,飞来3只,又飞走了2只。如今有几只?)
师:你能用一个数学算式将你看到的情景表示出来吗?(学生列示:4+3-2)板书:4+3-2
师:这道算式该怎么读?(学生汇报)
师示范算式的读法:4加3再减2。(全班齐读)
师:谁能说说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汇报计算顺序)
师课件演示,并小结:先算4加3等于7,再算7减2等于5。板书:4+3-2=5
师:小组内用学具代替天鹅,摆一摆,边摆边说计算顺序.(学生小组学具操作,互相交流)
教学先减后加(出示教学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幅图的内容吗?(学生汇报: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3只,如今有几只?)
师:谁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过程呢?(学生列示:4—2+3)板书:4-2+3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道算式。(全班齐读)
师:谁能说一说这道算式该先算什么再算
《加减混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