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
2、在学习中,初步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第10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落花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
2、在学习中,初步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第10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由表及里的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化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2、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重点内容
(出示实物花生)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花生)花生又叫什么?(落花生)
板书课题:落花生
普普统统的话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使我们也对花消费了兴趣。作者一家人到底议论花生的什么?他们借花生又要告诉我们什么?这节课 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第三段——议花生
二、重点学习议花生,感悟做人道理
1、分角色朗读课文
问:姐弟们议论出了花生的那些好处?父亲的观点是什么?
(姐弟谈:味儿美、榨油、廉价。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他的果实埋在地里)
2、赞花生
(出示句子)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想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的挂在枝头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即分辨出来他又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
(1)读一读,考虑:父亲是怎样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矮矮地"和“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进展比较,果实结出时的位置“埋在地里”和“挂在枝头"形成鲜明的比照,即使花生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需要别人去挖掘、发现,因此父亲才得出以上的结论。)
(2)父亲想借用两类事物的生长特点告诉我们花生什么可贵的品质?
(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
(3)有感情的朗读句子。
(4)出示带有填空的父亲的话,尝试背诵。
3、学花生(出示句子)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他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1)朗读句子,联络上下文谈一谈父亲的第二次议论是什么意思?
(父亲教育子女做心灵美的人,能实实在在为人民做好事。)
(2)老师点拨。
一个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想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的人
《落花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