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十课《景阳冈》教学设计
20 景阳冈
潮阳区和平中寨小学 马惠玲
学习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英勇机智的英雄性格。
教学重点:
理解武松赤手空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十课《景阳冈》教学设计
20 景阳冈
潮阳区和平中寨小学 马惠玲
学习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英勇机智的英雄性格。
教学重点:
理解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这部分,体会惊险紧张的打斗场面。
教学难点:
理解武松的英雄性格。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课文是根据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板书:景阳冈)
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景阳冈》讲的是谁的事?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
1.提出自学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段的,每段讲的是什么。
三、抓住重点,进一步理解课文
1.各自朗读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部分,想象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打虎的经过。
(1)、原来大虫抓人,只有一扑、二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
指导学生理解:‘般'是什么意思,大虫抓人只有哪“三般”?为什么“三般"都抓不住武松?
在学生理解语句意思的根底上,适当演示一下,以加深理解。
(2)、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指导学生理解:“就势”是什么意思?武松是“就”着什么“势”把大虫揪住的?
四、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
五、练习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1.挂出写有“考虑·练习2"的小黑板。
2.同座互相讨论题目中列出的事情的前因后果。
3.全班讨论交流.
(1)“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三碗不过冈".)
(2)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
景阳冈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