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浪花
【内容简析】
这篇课文一共有三个自然段。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描写我和“浪花"一起玩耍的欢乐场面,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阅读,培养16浪花
【内容简析】
这篇课文一共有三个自然段。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描写我和“浪花"一起玩耍的欢乐场面,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的】
1.认识“玩、步、丫”等十二个生字,会写“下、不、气、贝、见、出”这六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到浪花带来的变化,培养对浪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悟句子表现的情感。
【教具准备】
课件(浪花的声音、生词、课文的段落)、卡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放
“浪花的声音”的录音。问:这是什么声音?
2.师生谈话:你见过浪花吗?浪花是在哪里的?
3.提醒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不会读的画出来,拼读几遍,或问问同学。
2.听课文录音,注意听清楚生字的读音。
3.出示卡片,检查会认字的读音:
迈步 悄悄地 小脚丫
眼泪 流出来 跑回家
4.学生再自由读课文,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指名读,边读边想写了什么,并标出是几个自然段.
2.选择你喜欢的一段反复读,读到你认
16浪花教学设计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