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
(第 一 课时)
【学习目的】
1、我会写12个生字,正确恰当的运用一些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能给课文每段加上小标题,弄清第一部分和后面几部分的关系。
4、我会联络上下文或结合时?
阅读提示:a、细读每一段,抓住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联络上下文、结合时代背景认真体会一下,把你的感受批注在课本上。b、用心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把你的所得所感和小组同学交流.
2、辨字组词
殡( ) 硼( ) 嗽( ) 镊( )
缤( ) 绷( ) 漱( ) 摄( )
悼( ) 奥( )
掉( ) 懊( )
合作探究我快乐:
1。认真读文,根据段意,看每段都是围绕哪个内容写的,给每一段加上小标题。
(1) (2)
(3) (4)
(5)
?
3、什么事使“我”惊异?
4、我是怎样读《水浒传》,结果如何?
5、伯父听了“我”的答复,怎么说?伯父的年纪比“我”大,为什么记性反而比“我”好呢?
6、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惭愧,又悔恨,比挨打还难受”?
7、临走的时候鲁迅为什么送作者两本书?
精彩展示我最棒:
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
智勇冲关我必胜: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追悼(dào diào) 咳嗽(sou suò)
殡仪馆(bìnɡ bìn) 水浒传(zhuàn chuán)
女佣(yònɡ yōnɡ) 正月(zhēnɡ zhèng)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
(第 二 课时)
【学习目的】
1、我能联络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化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我要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保护青少年成长,热爱劳动人民,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广阔群众爱戴的人。领悟鲁迅先生关心别人,爱憎清楚的高尚品质。
【学习重点】
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
【学习难点】
理解含义深化的句子,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学法提示】
先看看课题,想想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再认真读课文,看看作者通过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赞扬了鲁迅先生怎样的品质。
【知识链接】
鲁迅逝世前后
1936年10月15日 发表《半夏小集》,无情地揭露了叛徒、汉奸之类的丑恶嘴脸。16日下午作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17日上午续作《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系最后一篇文章,未完稿。午后复曹靖华信,表示要养好病继续战斗。下午,访鹿地君,往内山书店。晚,周建人来,。18日二时即睡不好觉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