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doc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本院 2013 年3 月~ 2014 年9 月收诊的 60 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干预,实施常规护理,对其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60 例患者中,其中 40 例经溶栓;对症支持治疗后, 30 例治愈; 18 例好转出院; 7 例自动出院;5 例死亡。结论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和病情表现,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使病人顺利渡过急性期, 促进患者康复起至关重要作用。【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观察;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塞(死)是冠状动脉持续性或急性缺血、缺氧会引起的, 是临床急危重症之一,起病较急,病情变化迅速,并常有休克、心衰与心律失常伴发, 是引发心脏猝死的主要因素, 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胸骨后疼痛。此病在欧美国家比较常见, 近年来, 我国急性心肌梗塞呈显著上升趋势, 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梗死范围的扩大, 在发病早期实施及时准确的抢救措施和护理干预非常重要。本研究选择本院 2013 年3 月~ 2014 年9 月收诊的 60 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 2013 年3 月至 2014 年9 月收诊的 60 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36 例,女 24 例,年龄 40~ 75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相关诊断和治疗标准[1] 。其中 67 岁以上者 10例, 行溶栓治疗 40例, 经溶栓及对症支持治疗, 治愈 30例, 好转出院 18 例,自动出院 7 例,死亡 5 例。 临床观察 严重心绞痛,患者出现严重心绞痛发生在心肌梗塞前,且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多、持续时间较长、疼痛感加强。在患者轻微活动或休息时即可发生心绞痛作。 胸闷气短患者出现朐闷气短,此症状可与心绞痛同时产生, 也可在活动时出现。 其它症状患者出现精神萎靡、疲劳无力、头晕恶心、心烦气躁等症状,部分患者产生心功能不全,例如夜间出现呼吸困难等。 疑似急性心肌梗塞时观察急性心肌梗塞通常发生在疾病期,发病率非常高,不少患者在毫无先兆症状情况下就突然死亡。 并发心力衰竭观察,任何一种心脏病严重蔓延后,都会引起不同程度心力衰竭, 是临床常见危急重症。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并发心力衰竭非常多见,约占 20% ~ 40% ,主要衰竭部位在左心。 临床护理 胸痛的护理,胸痛是本病最早出现且最突出的症状,本文 60 例患者中有 40例,占 67% , 因胸痛前来就诊。通过观察发现他们因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而且疼痛程度。因此在护理中,应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诱因以及观察患者疼痛发作时的面部表情、面色、出汗等表现,持续心电监护,迅速遵医嘱予镇静止痛。常用药物度冷丁、吗啡、安定、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滴速过快可使血压下降。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处理异常情况。同时给予鼻导管中流量吸氧, 以改善心肌缺氧状态, 缓解疼痛, 可避免梗塞面积扩大。疼痛减轻或消失后, 可持续低流量吸氧 5~ 7d。氧疗时应注意鼻腔清洁, 鼻导管通畅, 每天更换湿化瓶水。 溶栓治疗后的护理溶栓治疗是目前心肌梗塞的主要治疗则,早期溶栓可降低死亡率。本次有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buufeh058
  • 文件大小51 KB
  • 时间2016-08-26